新收入标准对企业的特定影响点为(ABCD)。
A.企业需要做出新的估计和判断
B.可能会更改公司确认收入的时间段或时间点
C.收入确认的进度可能会加速或延迟
D.由于收入确认的变化,公司需要调整与收入和税收相关的变化以及其他项目
(5)禁止折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6)要求在资产和负债之日复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要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相应调整,并根据计算应税收入时的税法利息扣除额,即资产的税基=未来应纳税费用的金额;负债的税基是指按照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的金额。扣除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应纳税支出额,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与旧版本内容之间的差异比较
19.《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1)禁止使用应纳税的方法,该方法要求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计算所得税费用,而不是由商务部制定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1994年获金融学士学位号)规定了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资产负债表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用暂时差异替换时间差异。这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结果,也是与IAS 12趋同的结果。如果将来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抵消递延所得税资产收益,但某些暂时性差异不是暂时性差异,则应冲销冲销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暂时差异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税基之间的差异。根据资产税项,所有时间差异均为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应予以减记。何时有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税收入。
(3)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税率发生变化时,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
3.处理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差异的原则和方法
(1)处理原则处理会计法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时,应遵循统一和独立这两个原则。
一是团结原则。会计法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制定税法时根本不考虑会计方法,那么就会无缘无故地存在许多不必要的差异。这些差异不是必需的。例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置,建造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的资本性支出。相关资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相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在当期扣除。 “税法确定了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即相关资产交付和使用时“当相关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或销售状态时,借入费用“准则决定了资本化停止的时间”。如果“预定可获得性”与“交付”之间还有一段时期,则会计资本化金额和税收资本化金额不同,导致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税收成本之间的差异将直接影响会计折旧与税额折旧之间的差异。我认为,这种业务能力上的差异应该得到协调和一致。制定税法时,应参考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毕竟,计算税金的基本数据是基于会计的。
第二是独立性原则。只有当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保持各自独立性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应纳税额的准确性才能得到保证。《税收管理法》第二十条规定:“如果税收,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机关的税收规定相抵触,国务院或国务院财政和税务主管部门的税收法规计算应纳税额,预扣和征税额。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的财务如果会计处理方法不符合税法,行政法规的规定,应按照税法,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 “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有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准则等),以确认,衡量和报告会计要素。在履行纳税义务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税额,并及时申报和缴纳。
(2)处理方法。
首先是税收调整。营业税:营业税需要进行税收调整,例如商品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销售,提供应税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违约金,递延付款利息,集资,处理费用,收款和预付款金钱等另一个例子是,需要将房地产公司获得的预付款收入计入当期营业额以计算营业税。每月征收营业额税。在月底,应纳税额被计算并提取并宣布要支付。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指个体所有人,合伙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和经营收入)按月或按季度预缴,并于年末结算。企业提交年度所得税申报表时,需要针对会计法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对税额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反映在收益表的详细项目中。
第二个是所得税会计。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资产,负债,损益,支出或亏损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上存在差异,因此,导致根据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所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根据税法,即永久性差异和暂时的差异。永久性差异发生在当前期间,在以后的期间将不会撤销。永久性差异与会计利润之和乘以适用税率即为应付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会计成本)与其税基(税收成本)之间的差额;对于未确认为资产和负债的项目,其税基可以根据税法确定税基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也是暂时的差异。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第18号》,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统一核算暂时性差异,对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差异和免赔额临时差异。对于所得税递延资产,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可以根据以后年度申报所得税时应转回的金额直接填写。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解决每个暂时性差异,可以完全替代税收调整分类账(或参考书),从而解决会计法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
新的“所得税”准则废除了原来的应纳税额法和税收影响会计法,要求公司完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解决资产负债表项目中的暂时差异,并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充分地反映了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并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中实现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
1.所得税会计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表开始,分析了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税基之间的暂时差异,从而确定了递延所得税的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关键在于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确认和衡量在每个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事件导致的未来所得税流入或流出对业务的影响,并将此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税基”概念。应当指出,“税基”不同于“税基”。由于税基的概念缺乏逻辑基础,因此通常更好地理解“资产的税基”,而对负债的税基通常了解得不多。我认为资产负债的计税依据是从税法的角度来看资产和负债,这反映了税法对资产和负债相关项目的处理规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期末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金额。是会计的结果,而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的确定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
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所得税费用通常遵循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2)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3)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 (4)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 (5)确定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6)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实际上仍是通过调整会计利润,通过增税,减税来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只是因为新标准和税法下的税收调整可能会增加。税项调整主要是分析损益表中会计法和税法引起的收入,成本,费用,损益之间的相关差异。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只看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以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是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暂时差异,由于资产负债表是一个累计概念,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期初和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动为计入当期损益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损益表。
另外,企业需要注意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前提条件,即要取得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有限的,由可抵扣确认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只要满足确认条件,就必须充分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而言,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减少所得税费用的同时确认,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增加所得税费用的同时确认。但是,除下列情况外:(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或高于原账面价值(不包括在当期损益,善意); (2)可用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计入资本公积)。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一些企业混合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科目,这违反了表观资产负债表的要求。
第二,递延所得税会计的关键:暂时性差异
新的所得税标准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对于不确认为资产和负债的项目,可以根据税法的规定确定税基,税基和账面价值差异也是暂时的差异。
企业应注意,未计入资产和负债的相关项目是否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为这些项目将决定将其列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计入递延所得税会计的准确性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由于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或负债中,因此可以根据税法,账面价值和税基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暂时的差异。这些未计入资产负债的相关项目主要包括:(一)企业募集期间的开办费用; (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工资总额的2.5%;广告费用和业务推广费用。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应纳税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因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以后年度的未收回亏损和税款抵免可以按照税法的规定结转,也视为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
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撰写并分析了临时差异,时间差异和永久差异。实际上,这样的比较很容易引起混乱。我认为,公司财务人员只需要知道临时差异是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差异,而时间差异和永久差异是收益表产生的差异。
由于暂时差异是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差异,因此导致资产负债项目的会计法和税法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1)折旧差异; (2)摊销差额; (3)资产减值损失; (4)公允价值变动,我认为有必要注意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这两个因素,这可能会对暂时性差异产生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