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政府拨款中,一些被当做收入,所得税由税务部门收取。一方面,政府将从财政部门中拨出资金来支持企业,另一方面,政府税收部门将部分收回这笔款项。这不是矛盾的吗?政府的技术补助是否需要缴纳所得税?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7条总收入中的以下收入为免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务管理的行政费用和政府资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7条第(1)款所指的财政拨款是指各个地方的公共机构预算管理中包含的级别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分配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的通知》(财税字[1995] 81号)规定:“企业获得国家财政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的,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不包括在损益中,而应包括在实际收到补贴收入的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根据上述规定,企业获得的各类金融资金有贷款贴现,专项资金补贴,为了弥补损失,救助损失或其他目的,国家明确规定不计入损益的除外,应当合并实际取得补贴收入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从政府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获取具有特殊用途的免税金融资金,其特点是免费缴费,直接购置资产和民间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政府补助》,视为政府补贴。根据“政府补助”标准,无论资金是与收入还是资产有关,实际收到时都应将其包括在“递延收入”中。仅当相关支出实际发生或所形成的资产折旧和摊销时。在此期间,它将从“递延收入”转移到当期损益。由于收到的财务资金可以在5年(60个月)内推迟使用,收到资金后是否应确认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这里要处理不同的情况:
1.所有收到的资金将在5年(60个月)内用完。企业实际收到财务资金时,应计入“递延收入”,不包括在税法总收入中。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方式相同;折旧和摊销在相关支出实际发生或资产形成时进行计算同时,“递延收入”转入当期损益,但是每年在税法中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不计入总收入,因此应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且相应的支出或折旧及摊销也不能在税前扣除,因此应税收入应相应增加。每年调整和减少的应纳税所得额是相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形成暂时的所得税差异;
2.收到的资金在5年(60个月)内尚未支付或未完全支付,也未还给相关部门。暂时不计入“递延收入”帐户中的余额为了确认收入,应在获得资金的第六年将税法纳入总收入,因此应在获得资金的第六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核算已发生或已形成资产的实际支出的折旧和摊销期间确认收入时,应纳税所得额相应减少。也就是说,在获得资金的第六年中,“递延收入”帐户中的财务资金应全部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可以在以后期间全额抵减其应纳税所得额。是0,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将形成可抵扣的临时差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为第六年“递延收入”帐户的账面余额,这将减少营业外收入期间的未来“递延收入”。应纳税所得额。
收到的财政拨款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取决于不同性质的单位。
1.各级人民政府分配给预算管理中的机构,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财政资金为非应税收入。
2.如果企业的财政拨款属于“政府补贴”,则应计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该收入占利润总额的一部分,并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贴》:
第12条如果企业获得保单贴现贷款,则应根据第13条和第12条,区分财务将贴现资金分配给贷款银行和财务直接将贴现资金分配给企业的两种情况。第十四条:会计处理。
第十三条财务部门将贴现资金分配给贷款银行,如果贷款银行以优惠政策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可以选择以下会计处理方法之一:
(1)以实际收到的贷款金额作为账面价值,并根据贷款本金和政策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
(2)贷款的公允价值用作贷款的账面价值,借款费用根据实际利率法计算。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贷款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递延收入在借款期间使用实际利率法摊销,以抵消相关的借款费用。企业从以上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后,应统一采用,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四条财务将直接将贴现资金分配给企业,企业应冲减相应的贴现贷款费用。
扩展配置文件:
第6条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政府补贴:
(1)企业可以满足政府补贴所附带的条件;
(2)企业可以获得政府补贴。
第七条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第8条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从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中抵销或确认为递延收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合理合理地分期计入当期损益。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损坏,则尚未分配的相关递延收益的余额应转为资产处置的当期损益。
第9条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贴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核算:
(1)用于补偿以后期间企业的相关成本或损失的费用,确认为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当期损益的相关费用。相关成本或损失已确认;
(二)用于补偿企业的相关成本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抵销相关费用。
第10条对于同时包含资产相关部分和收入相关部分的政府补贴,应分别考虑不同部分;如果难以区分,则应归为与整体收入有关的政府补贴。
第11条与企业日常活动有关的政府补助,应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抵销有关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