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企业通过并购实现避税的主要途径有七种。
1.进行免税合并。这与并购形式密切相关。根据税收效应,并购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应税合并和免税(注:要实现免税重组,通常必须满足某些限制。)免税重组的显着特征是,发生并购活动时,收购方用自己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支付目标公司的资产或有表决权的股份。这样,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东没有立即出售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并形成资本收益,那么目标公司的股东既不会收到现金也不会实现资本收益,因此该过程免税。的。通过这种类型的并购,该公司无需纳税即可顺利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在1963年至1968年的全球并购浪潮中,约有85%采用了这种形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金支付在美国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而股权支付和现金股权的支付方法则逐年增加,如下表1所示。在非上市公司中,股权支付占绝大多数。从1991年到1995年,股权支付方式平均占48%,而在1993年达到54%。股权支付在国际并购中被广泛使用,尽管与其便利性和节省成本的优势紧密相关,但避税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并购各方还可以精心设计并购计划,以使每一步的交易都可以免税,但总的来说,整个并购活动都是应纳税的并购活动,因此,称为多步骤交易。避税问题。
2.使用延期的损失条款。这种避税方法与公司并购的形式无关。企业主要采用税法规定的净营业亏损补偿条款,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大多数国家税法都规定了净经营亏损的递延条款:当公司在一年中有亏损时,公司不仅可以支付当年的所得税,而且其亏损可以抵消或递延。自由。这样,如果一家公司存在长期经营亏损,并且没有在短期内将亏损转化为利润的潜力,则由于它具有大量的累计亏损,或者经常被视为合并的目标,或者公司可能会考虑收购其他有利可图的公司以利用它们。税收优势。公司之间的业务亏损交易挑战了现行税制,尤其是有关亏损结转的规定。
3.用资本收益代替定期收入。在某些国家,适用于不同类型资产的税率不同。股息收入与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和资本收益有很大不同。通常,每个国家的资本利得税率都低于一般所得税率,这为企业合理规避税收提供了一种途径。例如,内部投资机会较少的成熟公司可以收购成长型公司并使用资本利得税代替一般所得税。一般来说,由于投资机会少,成熟的企业必须缴纳具有大量股利的一般所得税,税收负担较重;成长型公司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股息,但需要持续的资本或非资本支出。税收负担减轻了。这样,成熟的企业通过并购增长型企业首先可以利用本应缴纳一般所得税的股利为目标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在一段时间后,将目标企业出售以实现资本收益。具有许多投资机会的成长型公司通常会采用非股息策略来避税,并吸引一群倾向于这种非股息策略的股东。
4.使折旧资产的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目标公司资产价值的变化通常是并购的强烈诱因。根据会计惯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其资产的历史成本。税法还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应以账面价值反映的历史成本为基础,即使资产的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其折旧准备的计提基础也不会改变。但是如果当前的三月
您好,会计学校小海老师回答了您的问题
有投资收益的亏损公司如何弥补亏损
2010-05-17 08:50来源:读者上传我想纠正|打印大|中|小分享到:
[问题]
我们公司亏损200万元人民币,另外的投资收益1000万元人民币,列在年度公司所得税中返回。应税所得为-200万元。以后几年我可以弥补200万元的损失吗?
[答案]
《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规定,企业从货币和非货币方面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为总金额收入。包括:(4)股利,股利和其他股权投资收益。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6条第(4)款所指的股息,股息和其他股权投资收益是指企业的股权投资。来自被投资方的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第5条规定,每个纳税年度的企业总收入应从非应税收入,免税收入,各种扣除额和可以弥补上一年的损失。是应税收入。同时,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在纳税年度发生的损失可以结转至下一年,并由以后年度的收入予以弥补,但结转次数最多。不超过五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0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5条所指的损失是指企业根据企业获得的收入总额所得税法和这些规定。扣除非应税收入,免税收入以及扣除后的金额小于零。
《企业所得税法》第26条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股息,股息及其他股权投资收入为免税收入。
根据上述规定,不难看出,对于符合条件的投资收入(即免税收入),应首先将其包括在总收入的“投资收入”栏中,然后包括在免税收入中。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仍为-200万元,属于弥补性亏损,可以在以后年度予以弥补。
欢迎来到我的昵称-向会计学校的所有老师提问
由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价值低估和代理理论的迅速发展,并购理论发展迅速,并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1)竞争优势理论并购动机理论的出发点在于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并购动机源于竞争压力。 ,并且收购方消除或控制另一方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实力。其次,企业竞争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并购的基础,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外部竞争优势。第三,并购动机的实现过程是竞争优势的双向选择过程,并产生新的竞争优势。选择目标公司时,收购方正是他或她需要的目标公司的特定优势。
(2)规模经济理论古典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古典经济学主要从成本角度证明,确定公司经济规模取决于规模能使企业的总成本(包括每个工厂的成本)最小化的规模。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从市场结构效应的理论角度论证了产业规模经济。同一行业的许多生产者应考虑比较竞争成本和效用。企业并购可以获得企业所需的产权和资产,实施整合运营,并获得规模经济。
(3)交易成本理论在适当的交易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成本可能低于在市场上进行同一交易的成本。市场被企业所取代。当然,企业规模在扩大。组织费用将增加。考虑并购规模的边界条件是,企业的边际组织成本的增加等于企业的边际交易成本的减少。在资产专用性的情况下,需要某种中间产品投资的公司倾向于对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实施并购,以便将交易对象的企业转移到该企业。在决策和职能分离的情况下,多部门组织管理不相关的经济活动,其管理成本低于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这些不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成本。因此,多部门组织者被视为内部资本市场。在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之后,资本市场就可以内部化。通过统一的战略决策,可以将不同来源的资金集中并投资于高利润行业,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在科学分析方面,现代金融理论与实践以及相关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并购金融理论的发展,并量化了并购对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实现了一系列损益财务分析,并评估企业。并购计划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4)代理理论Jensen and Mechelin(1976)从企业所有权结构中提出了代理成本,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之间的合同成本以及代理的监督和控制成本。 。并购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公平收购或代理竞争,将替换公司现任经理,合并机制下的收购威胁将降低代理成本。
(5)被低估的理论公司并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低估的主要原因是三个方面:经济管理能力没有发挥应有的潜力;收购方拥有外部市场无法获得的有关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并相信合并将获得收益;目标企业是由通货膨胀等原因引起的。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间存在差异。如果当时目标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企业的总重置成本,那么合并和收购的可能性就很大。不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