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天堂和国际避税
实施低税制模式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称为“避税天堂”,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纯国际避税天堂,即无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净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避税场所”,也称为“避税天堂”或“避税天堂”,是指国际上免税甚至免税的地方,即外国人无需获得收入或拥有资产即可交税或只交少量税。这个地方可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特定区域,例如港口,岛屿,沿海地区或交通便利的城市。
国际避税涉及征税国和跨国公司的双重利益,其原因也与两者有关。就征税国而言,立法和司法都是避税的发起者,但是相比之下,立法法则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利益和意愿,通常以更积极的方式为国际避税提供合法性面纱。在中国现代法律体系不成熟的特殊环境中,混乱的立法,缺乏透明度,过度的税收优惠,不清楚的优惠条款和法规等,都使国际避税变得容易。其中,能够吸引外资,帮助外国公司逃避应纳所得税的护身符,是中国立法中明确规定的“超国民待遇原则”。
形成国际避税天堂的原因:各国税收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差异为跨国公司的避税计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为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之间存在某些差异,并且仍然有许多避税天堂,而且国家,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以吸引投资,这甚至是有害的。竞争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充分利用转移价格和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来最大程度地避税,从而使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和反避税游戏中处于有利地位。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制度和税收优惠没有差异的情况下,使用跨国公司的内部化转移价格不具有避税功能,而只是内部市场分配企业资源的一种调整工具。 。在通常情况下,跨国公司使用转移定价将高税国家获得的利润转移到中低税国家甚至避税天堂的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大多数西方国家仅在获利时才征税。的跨国公司被遣返其母国。利用税收制度的差异来转移利润,跨国公司可以推迟纳税,并免费使用这部分资金;其次,如果母国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实施减税改革,他们也可以享受减税带来的减税收益。加勒比海上有一个153平方公里的弹丸,英属维尔京群岛被称为“避税天堂”,聚集了350,000家公司,并且仍以每月2,000的速度增长,其中10,000许多与中国有关。
国际避税分为正向避税和反向避税。纳税人进入低税管辖区而避开高税收管辖区的避税称为远期避税,反之亦然是反向避税。数据如下:
直接避税:如果公司总部位于A国,而分支机构位于B国,则A和B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40%和30%,总公司的收入为10,000元。此时,A国的应纳税额为10,000×40%= 4,000元。如果总部通过“进进出出”方法将收入的一半转移到B国分支机构,则A国总公司的应纳税额为5,000 x 40%= 2,000元。B国公司的应纳税额为5,000×33%= 1,650元。对于跨国纳税人,可减少350元的税收。但是,跨国纳税人的这种避税行为使A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了(10,000-5,000)×40%= 2,000元,同时使B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增加了5,000× 33%= 1,650元。
反向避税:A国将税收增加了27,500元,B国将税收减少了50,000×35%= 17,500元。企业B减少的利润是:39,000-19,500 = 19,500元从数量上看,企业B欠乙方的利润减少额恰好是跨国纳税人缴纳的额外税款与企业A利润增加额之和。企业B的应税所得为50,000元,剩余的50,000元的利润转移给A国中的A公司。因此,企业B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35%= 17,500企业B的税后利润为:50,000-17,500 = 32,500元企业B的税后利润分别属于企业A和企业B。对于国家B双方之间的分配,企业A的利润应为:32,500×40%= 13,000元。乙公司的利润应为:32.500×60%= 19500元。如果增加50,000元,则附加所得税额应为:50,000×55%= 27,500元。企业A的税后利润增加为:50.000-27,500 = 22,500元。从表面上看,企业A这种行为不仅会减少国际税收负担,还会增加国际税收负担。但是,由于甲公司的独家税后利润为22,500元,因此净利润将最大化。甲公司的最终利润为:13,000 + 22,500 = 35,500元。与发生反向避税之前相比,A公司的利润增加使A国的A公司在B国成立了合资企业B。并负责原材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根据协议,税后利润的40%属于企业A,而60%属于企业B的州B。在纳税年度中,企业B应实现利润10万元。根据税法,A国的所得税率为55%,B国的所得税率为35%。因此,企业B应向国家B缴纳所得税额:100,000×35%= 35,000元。企业B的税后利润为:100,000-35,000 = 65,000元税后利润。对于企业B的乙方分配,企业A的利润应为:65,000×40%= 26,000元。乙公司乙方的利润应为:65,000×60%= 39,000元但是,由于企业A操纵了企业B的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企业B实现了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剩余的50,000元利润转移给了国家A的企业A。因此,企业B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35%= 17,500企业B的税后利润为:50,000-17,500 = 32,500元企业B的税后利润分别属于企业A和企业B。对于国家B双方之间的分配,企业A的利润应为:32,500×40%= 13,000元。乙公司的利润应为:32.500×60%= 19500元。如果增加50,000元,则附加所得税额应为:50,000×55%= 27,500元。企业A的税后利润增加为:50.000-27,500 = 22,500元。从表面上看,企业A这种行为不仅会减少国际税收负担,还会增加国际税收负担。但是,由于甲公司的独家税后利润为22,500元,因此净利润将最大化。企业A的最终利润为:13,000 + 22,500 = 35,500元。与发生反避税行为之前相比,企业A的利润增加额为50,000(55%-33%)= 10,000人民币A增加税收27,500元,而国家B减少税收:50,000×35%= 17,500元。企业B的乙方的利润减少额为:39,000-19,500 = 19,从500元的角度来看,企业B欠乙方的利润减少额仅为跨国纳税人超额纳税额与企业A利润增加额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