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样计算企业所得税-咋样查询企业所得税

提问时间:2020-04-30 05:54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30 05:54
最佳答案

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

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征收企业所得税。我们都知道税收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那么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公司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

2019新的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如何计算企业所得税地方部分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种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来说,它包括国有,集体,私人,股份制,合资企业和其他组织。

公司所得税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在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可扣除的费用,支出,税金和损失后计算的。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以下各项:

1.资本支出。

2.无形资产转让和开发支出。

3.对非法操作和没收财产的罚款。

4.各种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款。

5.自然灾害或事故中有偿的部分。

6.各种捐款中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7.各种非广告赞助费用。

8.与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公司所得税的税率为33%。同时,对小企业实行第二级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足3万元,税率为18%; 3万元至10万元,税率为27%;超过10万元的,税率为33%。

企业所得税有两种征收方法:审计征收和批准征收。

1.根据审计征收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1)季度预付税的计算

根据税法的规定,企业以月(季度)为单位缴纳所得税时,应根据季度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一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4计算应纳税额的预付额或通过国家税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方法(例如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的预付额。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付公司所得税金额=月(季度)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

季度预付公司所得税金额=上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的计算

年内应缴纳的

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在月底按月(季度)预付款结算,并且将或多或少地支付。计算税额的公式为:

年应缴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结算中应付的企业所得税的清算(退款)=全年(季度)预付的企业所得税的应缴企业所得税

(3)应税收入的计算:

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公式为:

应税收入=总收入-允许扣除

在实际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以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税所得的计算通常基于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并通过税收调整来确定,即:

应税收入=利润总额+税项调整增加税项调整减少-上一年度的亏损免税收入

2.根据批准的收款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1)根据固定收款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税务机关根据某些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实了纳税人的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并且纳税人应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和支付。

(2)根据批准的应税收入率收集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应付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税收入=总收入×应税收入率

或... =成本费用÷(1-应税收入率)×应税收入率

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公司所得税: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对于合格的小规模盈利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20%。一个

征收公司所得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税收征管,另一种是批准的税收征管。

1.如果帐户已收取,

(1)应付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税率计算和支付

应税收入=收入成本(费用)税+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税额调整

(2)每月(每季度)预付款时:

应付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适用税率

2.如果批准收取,则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适用税率。

扩展配置文件:

公司所得税的对象是纳税人获得的收入。包括货物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财产转让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税前扣除准备金与企业的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关系

(1)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如果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法规的规定不一致,应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和法规。(略带铂金:《企业所得税法》第21条)

例如,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函》中,雇员福利的范围有相关规定和不一致之处,而国家税务总局在回答税收问题时已明确规定。根据《关于税收的国家税收信函》中的文件处理;根据财政部财通文件。如果它们不一致,则将遵循税法。

实际上,我们还必须注意税法优先原则的体现。例如,合同规定,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承担,但另一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税务部门仍会找个人承担责任。

(2)税法协调原则:对于已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确认并实际确认了财务会计支出的企业,其税前扣除范围和税前扣除范围《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法规定在标准情况下,经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扣除企业所得税之前,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

(3)税法的空白原则:国务院财税部门未明确规定的税法,法规和具体扣除项目,应按照国家财政会计准则计算,不计税额。违反了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

例如,关于劳保支出,目前仅指定特定的扣除范围,但没有扣除标准,则企业可以根据国家财务和会计规定进行计算。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扣除利息费用。在生产经营期间,应按实际发生额扣除纳税人从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得高于同一时期按同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并予以准予扣除。

⑵扣除应税工资。条例规定,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扣除合理的工资。这就是说,要取消已经经营多年的内资企业的税收和工资制度,有效减轻内资企业的负担。但是,允许扣除的工资和薪金必须是“合理的”,显然不合理的工资和薪金是不可扣除的。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细则》相匹配的《工资减免管理办法》来澄清“合理性”。

(3)在员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以前的扣除标准(分别为14%,2%和2.5%的提取率),但“应税工资总额”调整为“总工资”后,扣除额将相应增加。在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增加对职工教育的投入,执行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扣除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5%;部分允许在以后的纳税年度中扣除结转额。

⑷扣除捐款。纳税人的公益金和救济金可以在年度会计利润的12%以内扣除。最多可扣除12%。

参考: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