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后,实施核定收款的纳税人根据实际经营额或规定期限内的实际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申报金额超过核定营业额或应纳税额的,按照申报金额缴纳税款;申报金额低于核定营业额或应纳税额的,按照核定营业额或应纳税额缴纳税款。
一般来说,除非有大量的销售回报,否则您不应该拥有您所说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您可以申请退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B类)应由获准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公司填写。
1.应税收入
验证方法分为总收益验证和成本验证,企业的税率应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实。
总收入*应税收入=应税收入
或总成本/(1-应税收入率)*应税收入率=应税收入
2.应付所得税
=应税收入* 25%的税率
如果符合小型获利企业的标准,则可以扣除税收减免
3.应纳税额
=所得税预付款企业所得税额
根据您的声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度(季度)预付款纳税申报表(B类)》,说明如下:
1.表标题项:
1.“税收期”:纳税人报告的“税收期”是从公历的1月1日到季度(月)的最后一天。从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报告。
2.填写特定项目的说明
第1行“总收入”:根据总收入验证应税收入率并填写此行的纳税人。填写当年获得的总收入。
第2行“由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税率”:填写由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税率。(如果您没有明确说明,请检查“企业所得税支付方式的评估表”或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第3行“应税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税收入=第1行“总收入”×第2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第4-10行报告空白,即:不要填写。
第11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的税率。
第12行“应付所得税金额”
(1)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计算结果:
根据总收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第3行的“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的“税率”
第13行“收入税收减免”:填写当期的实际所得税减免,第13行≤第12行。包括减免税过渡期的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以及经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如果没有,请不要填写)
第14行“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当年的累计预付企业所得税金额。(第一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额)
第15行“可提供的(可退还的)所得税金额”: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付(返还)所得税额=第12行“应付所得税”-第13行“所得税减免”-第14行“预付所得税额”;当第15行≤0时,在此行中输入0。
这是指不同的所得税征收
答:审计的收取通常基于25%的税率和季度预付款。每年报告四次。
B:批准的收款,按发票收入金额(即每月和每月申报)缴纳月所得税,税率由税务机关根据不同行业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1.适用范围
此表格适用于需要接受审核的公司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申报。
其次,报告的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其他公司的利润,填写报告并填写数据报表”和纳税申报表的相关表格。
3.相关的项目填写说明
(1)表标题项
1.“税收期限”:正常纳税人,填写日历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果纳税人在年中开始营业,请填写当月的实际生产和经营情况(从1到1)同年12月31日;如果在年中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纳税人应自日历年的1月1日起至实际停业或法院作出决定并宣布的当月月底报告。破产;在年中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应当从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第一天起至实际停业当月的月末报告。或法院裁定并宣布破产的日期。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3.“纳税人姓名”:按照税务登记证中的说明填写纳税人全名。
(2)表面物品
该表是基于企业的总会计利润,再加上减税额后得出的“税后调整收入”(应税收入)。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包括一次性和暂时的收入,扣除额,资产等差异)通过税收调整调整时间表集中(附件表3)。该表包括四个部分: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附加信息。
1.“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适用于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其数据直接取自“损益表”;实施“企业会计系统”和“小企业会计系统”的会计系统中“收入声明”部分与本表不一致的企业应根据此表的要求调整并填写“收入声明”中的项目。
这部分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适用于通过附表I(1)运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详细的收入表”和附表2(1)反映“明细费用表”;运用《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填写表1(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和表2(2)的纳税人)“金融企业成本明细表”的相应栏;适用“机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私人会计制度”的公共机构,社会组织,非企业私营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请填写表I(3)“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非企业单位的收入项目明细表”和附表1(3)“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非企业单位的支出项目明细表”。
2.“应税收入的计算”和“应税金额的计算”中的项目,除了根据主表的逻辑关系计算的指标外,其余数据均来自附表。
3.“补充信息”包括当年为统计税源而收取的税额。
(3)行描述
1.第1行“营业收入”:填写纳税人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确认的总收入。该项目应基于对“主要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帐户金额的分析来填写。普通企业计算并填写附表1(1)中的“收入表”;金融企业计算并填写附表1(2)中的“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公共机构,社会组织,私人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应填写附件1(3)“收入单位,社会组织和私人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的“总收入”,包括税法规定的非应税收入。
2.在第2行的“运营成本”项中,填写纳税人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实际总成本。该项目应基于对“主要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帐户的发生金额的分析来填写。普通企业计算并填写第二个附表(一)《费用支出表》;金融企业计算并填写第二表(二)《金融企业成本费用表》;公共机构,社会组织,私人非企业2.非营利组织应填写所附的附表一(3)“机构,社会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和附件二(3)“机构,社会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分析和报告。
3.第3行“营业税及附加”:填写纳税人应为该业务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金额的分析填写该项目。
21.第21行“包括: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如果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向这家未上市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投资超过2年,则可以占该投资的70%其投资额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持有该股权的两年内扣除。如果扣除额在当年不足,则可以在下一个纳税年度结转。
22.第22行“添加:用于弥补国内损失的海外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纳税人计算海外收入的企业所得税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纳税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所得税,他们的税利润可以弥补国内商业组织的损失。也就是说,当“利润总额”加上“税收调整增加额”减去“税收调整减少额”为负数时,银行填写企业用于补偿国内损失的海外应税收入部分,而最大值为不得超过公司所有的海外税收收入;如果是正数,如果上一年没有损失,则银行填零。如果上一年有亏损,则以应弥补上一年亏损的最大值为准,该最大值不应超过该企业当年的所有海外应纳税所得额收入。
23.第23行“税收调整后的收入”:填写当期纳税人的调整后应税收入。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13行+ 14-15 + 22行。如果此行为为负,则是可以在下一年结转的亏损额(可以在当年弥补的收入额);如果为正数,则应继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4.第24行“弥补上一年的损失”: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在纳税前弥补的上一年的损失额。该金额等于附表4“公司所得税弥补损失的详细清单”第6行第10列。但是,它不得超过此表第23行的“税项调整后收入”。
25.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3-24行。该银行不得为负。该表第23行或按上述顺序的计算结果为负,并且该银行的金额应填充为零。
26.第26行“税率”:填写《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
27.第27行“应付所得税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25×26行。
28.第28行“所得税减免额”:输入纳税人根据税收法规实际减少或免除的公司所得税额。
10.第17行=附表V的第1行。
11.第18行=附表5的第6行。
12.第19行=附表5的第14行。
13.第20行=附表5的第9行。
14.第21行=附表V的第39行。
15.第22行=附表VI第7栏的总计。(当第13行+ 14-15行≥0时,此行= 0)
16.第23行=第13行+ 14-15 + 22。(当第13行+ 14-15行<0时,请加上第22行的最大值)
17.第24行=附表IV的第10行第10栏。
18.第25行=第23-24行(当该行<0时,首先调整第21行的数据,以使该行≥0;当第21行= 0时,第23-24行≥0)。
19.在第26行报告25%。
20.第27行=第25×26行。
21.第28行=附表V的第33行。
22.第29行=附表V的第40行。
23.第30行=第27-28-29行。
24.第31行=附表VI第10栏的总计。
25.第32行=附表VI的第14列中的总计+附表VI的第16列中的总计或总计。
26.第33行=第30行+ 31-32。
27.第40行=第33-34行。
《中华民国企业所得税月度(季度)度和年度纳税额》
声明表(类别B)“
1.纳税人在每月(每季度)申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将使用此表格来执行批准的企业所得税征收。
其次,表格项
1.“税期”:税期的当月第一天(季度)至该月的当月最后一天(季度)。对于
在年中开放的时间,“税期”应为从当前月份(季度)开始到该月最后一天(季度)的一天。从下个月(季度)开始,根据正常情况填写报告。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姓名”:在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中填写纳税人全名。
3.填写特定项目的说明
,第1行“总收入”:填写当年累积的收入金额。
第2行“非应税收入”:填写包含在纳税人总收入中但不征税的财务拨款,法律规定的管理费并包含在财务管理中,以及政府资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写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免税的收入。
4.第4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并报告。第4行=第1-2-3行
5.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并填写。第6行=第4行×5。
第7行,“总费用”:填写今年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核准的应税税率”:填写税务机关核准的应税税率。
9.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并填写。第9行=第7行÷(第1-8行)×第8行。
10.第10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11.第11行“应付所得税金额”
(1)根据总收入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6×10行
(2)对于根据成本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9×10行
12.第12行“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当年的累计预付公司所得税金额。
13.第13行“已补偿(可退款)的所得税金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并填写。第13行=第11-12行。当第13行≤0时,此行将填充0。
14.第14行“税务机关批准应付的所得税金额”:填写当期税务机关批准的税额。
IV。表之间的关系
,第4行=第1-2-3行
,第6行=第4×5行
3,第9行=第7行÷(第1-8行)×第8行
,第11行=第6行(或第9行)×10行
5.第13行=第11-12行。当第13行≤0时,此行将填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