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
纳税期限: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列在角落)
项项行号累积量
应税收入的计算应税收入总额是根据总收入1确定的
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税率(%)2
应税收入(1行×2行)3
根据成本和费用评估应税收入总成本和费用4
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税率(%)5
应税收入[第4行÷(1-5行)x第5行] 6
根据支出转换应税收入总支出7
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税率(%)8
?计算所得? [第7行÷(第1-8行)] 9
应税收入(8行×9行)1 0
应付所得税税率的计算(25%)11
应付所得税(3行×11行或6行×11行或10行×11行)12
所得税减免13
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已退还)预付的所得税14
? (退款)收入? (第12-13行第14行)15
我谨此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相关法规国家的税收法规。
法人代表(?字符):
纳税人的公章:中介机构的代理机构印章:主管税务机关接受的特殊印章
经理:
会计主管:经理的执业证书编号:受让人:
表格填写日期:代理人申报日期:接受日期:
国家税务总局制作人
10.第12行“本月(季度)收入的应税收入”:填写纳税人根据上一个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税收入计算出的当前应税收入。
按季节划分的预付款公司:第12行=第11行×1/4
每月预付费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付所得税额。
12.第14行“应付本月(本季度)的所得税”:填写计算得出的当月应付本月(季度)的所得税。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第13行,“确定本月(季度)的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根据该税项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本月(季度)的应付所得税金额权威。
14.第18行:“总部应支付的所得税”:根据该表第一部分的当月或季度的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纳税人总摘要(第1行) -16)。机构按预付比例计算的预付所得税金额。
(1)纳税总企业的总部根据实际付款额:
第9行×预付款的25%应该由总部共享
(2)根据上一个纳税年度的月度或季度平均应纳税所得额预付的总纳税人总部:第14行×应纳税额的25%
(3)纳税人总行的总部,该总行通过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预付了:
行16×总公司应付款的25%
15.第19行“用于中央税收分配的收入税额”:根据该表的第一部分(第1-16行)填写本月或季度的预付款的汇总纳税人总行所得税额。本期预缴所得税额,按照中央政府中央税收分配的预缴比例计算。
第9行×中央政府预先分配的集中税的25%
(2)根据上一个纳税年度的月度或季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值,对纳税人总部总预付款: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预付款率的25%
第16行×中央政府中央税收分配预付款的25%
16.第20行“分支机构所得税金额”:根据此表格第一个月(第1-16行)本月第一个月的预付所得税金额填写汇总纳税人总部,或季度,根据分支机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按股份的预缴比例计算。
第9行×分行预付款比例的50%
(2)根据上一个纳税年度的月度或季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值,汇总纳税人总部:第14行×分行评估的预付款率的50%
第16行×分行预付款比例的50%
(本行分行填写总行宣布的第20行“分行收入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根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填写汇总纳税分支机构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所得税的分配”:根据当前总部的申报表“分支机构的所得税收入”第20行填写纳税分支机构的摘要×此表“分配比例”的第21行”量。
补充:
您还有我的过期问题之一,尚未解决!
希望我的回答能顺利解决您的问题!
6.第6行“财务费用”:填写纳税人为筹集生产和运营所需资金而产生的财务费用。银行根据“财务费用”帐户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填写纳税人为进行各种资产准备而发生的减值损失。本行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金额计算并报告。
8.第8行“公允价值收益”:填写使用公允价值模型计量的纳税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对冲业务等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本行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9.第9行“投资收入”:填写纳税人的外国投资,以确认通过各种方式产生的损益。本行根据“投资收益”账户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
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写纳税人的当前营业利润。根据以上各项计算并填写。
11.第11行“营业外收入”:填写纳税人产生的与其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入。本行根据“营业外收入”帐户的金额进行计算和报告。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应当按照附表1(1)“收入明细”中的有关项目完成计算和报告。金融企业的纳税人应当按照附表1(2)“金融企业的收入明细”中的有关项目完成计算和报告;纳税人,例如社会组织,私营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应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私营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进行计算和报告。
12.第12行“非营业费用”:填写纳税人产生的与其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费用。本行根据“营业外支出”帐户的金额计算并报告。一般工商企业纳税人,通过计算附表2(1)“费用支出表”的有关项目;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计算附表2(2)《金融企业费用支出表》的有关项目;纳税人,如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应通过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进行计算和报告。 。
13.第13行“利润总额”:填写纳税人的当期利润总额。
14.第14行“增加税收调整”:填写纳税人不一致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税收规定,并增加税收调整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3“税收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调整后的增加额”一栏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15.第15行“减少税收调整额”:填写会计处理方式与税收法规不一致的纳税人的税收调整额。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3“税收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减少额”列。
16.第16行“非应税收入”:填写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根据税法,法律收取并包括在财务管理中的行政费用不征税的财务拨款,政府资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非应税所得。世界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一(3)“机构,社会组织和非企业私营单位收入明细表”。
17.第17行“免税收入”:填写纳税人的收入或已包括在总利润中但免税的收入,包括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合格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股息和其他权益投资收益;从居民企业获得与机构和市场实际相关的股息,股息和其他股权投资收益;来自合格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一行。
18.第18行“减少的收入”:填写纳税人使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指定的资源作为生产不受限制和禁止的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国家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获得收入的10%。世界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5中“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六行。
19.第19行“来自减税和免税项目的收入”: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收法规减少或免征公司所得税的收入金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第14行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20.第20行“额外抵扣”:填写纳税人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产生的研发费用,以及残疾人和其他受鼓励员工支付的工资国家符合税收要求的批准基于支出额的一定百分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银行计算并填写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的第9行。
21.第21行“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如果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向一家未上市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投资超过2年,则其投资金额的70%投资股权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从持有当年起2年。如果当年的抵扣额不足,则可以在下一个纳税年度结转抵扣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第39行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22.第22行“海外应纳税所得额以弥补国内损失”: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弥补国内损失的金额。
23.第23行“税后调整后的收入”:填写纳税人在税后调整后的收入。
当此表的第23行小于0时,它是可以在下一年结转的亏损额;如果此表的第23行> 0,则继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4.第24行“弥补上一年的损失”: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可以在纳税前弥补的上一年的损失额。
银行通过附表4“企业所得税损失补偿详细清单”第六行第十栏进行了报告。但是,它不得超过此表第23行的“税项调整后收入”。
25.第25行“应纳税所得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3-24行。
此银行不能为负数。在此表的第23行或根据上述各行的顺序计算结果。这条线是负的,并且银行的金额用零填充。
26.第26行“税率”:填写《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
27.第27行“应付所得税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25×26行。
28.第28行“所得税减免”:填写纳税人根据税收法规实际减少的企业所得税金额,包括小型和低利润企业,需要国家支持的高科技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法定税率与实际执行税率之间的差额,以及企业所得税其他减免税额。世界银行通过附表5“税收优惠详细清单”第33行进行了计算和报告。
29.第29行“贷方所得税额”:填写纳税人在购置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方面的投资。设备投资的10%可以来自公司当年应支付的信用额度应支付的所得税额;如果当年的信用额不足,则可以在接下来的五个纳税年度结转该信用额。世界银行在附表5“税收优惠的详细清单”的第40行进行了计算并报告了这一情况。
30.第30行“应付税款”:金额等于此表的第27-28-29行。
如果在国外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少于信用额度,则应按照在国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额申报“外国所得税信用额”;超过信用额度的,按照信用额度上报。对于超出信用额度的部分,可以将当年税收抵免后的余额用于抵扣未来五年内年度信用额度的余额。
33.第33行“应付实际所得税额”:填写当期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
34.第34行“当年的累计实际所得税金额”:根据税法规定填写纳税人在本纳税年度的当月(季度)的累计所得税付款。
35.第35行,“纳税人的全部纳税人分担预付税款”:报告了纳税人总数的纳税人已在当月总部所在地的月份(季度)内累计缴纳了所得税。按照税收规定。
随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代收税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36.第36行“总部对纳税人总部的财政调整所支付的税款汇总”:报告总纳税额的总部已在总部所在地预先支付了税款根据税法规定每月(每季)。特别帐户所得税。
37.第37行“由总部各分支机构共同缴纳的预缴税款汇总”:报告了已缴税款总额的分支机构已在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累计分配了预缴所得税每月(每季度)。
38.第38行“合并税(母子系统)成员企业的现场预付比例”:填写由国家批准的实施联合税(母子系统)成员企业的预付款比例的成员公司当地缴税比例。
39.第39行“合并纳税人的就地预付所得税金额”:报告合并纳税人的成员公司每月(每季度)累计支付预缴所得税。
40.第40行“今年应支付(退还)的所得税额”:填写当期纳税人应支付(退还)的所得税额。
41.第41行“本年度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扣除额”:填写纳税人先前的纳税年度结算和本纳税年度尚未退还并支付的多缴税款。所得税额。
42.第42行“上一年的未存储收入金额”:填写纳税人上一个纳税年度的损益调整税,上一个纳税年度的第四季度预付税款和最终结算支付的税款应计入当期纳税年度的国库所得税额。
IV。表内和表间的关系
1.第1行=附表1(1)第2行或附表1(2)第1行或附表1(3)第2至7行的总计。
2.第2行=附表2(1)第2 + 7行或附表2(2)第1行或附表2(3)第2至9行的总计。
3.第10行=该表的第1-2-3-4-5-6-6-7 + 8 + 9行。
4.第11行=附表17(1)第17行或附表1(2)第42行或附表1(3)第9行
5.第12行=附表16(1)第16行或附表2(2)第45行或附表2(3)第10行
6.第13行=该表的第10 + 11-12行。
7.第14行=总计表3,第55行,第3列总计。
8.第15行=附表III第55行的第四列的总和。
9.第16行=附表1(3)的第10行或附表3的第14行的第4行。
10.第17行=附表V的第1行。
11.第18行=附表5的第6行。
12.第19行=附表5的第14行。
13.第20行=附表5的第9行。
14.第21行=附表V的第39行。
15.第22行=附表VI第7栏的总计。(当此表的第13行+ 14-15≥0时,此行= 0)
16.第23行=该表的第13行+ 14-15 + 22。
17.第24行=附表IV的第10行第10栏。
18.第25行=该表的第23-24行(当该行<0时,请首先调整第21行的数据,以使其行≥0;当第21行= 0、23-24时行≥0)。
19.在第26行报告25%。
20.第27行=该表的第25×26行。
21.第28行=附表V的第33行。
22.第29行=附表V的第40行。
23.第30行=该表的第27-28-29行。
24.第31行=附表VI第10栏的总计。
25.第32行=附表六第13列的总计+附表六第15列的总计或第17列的总计。
26.第33行=此表的第30行+ 31-32。
27.第40行=该表的第33-34行
不想纳税,这个想法本身有问题,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