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中,美国一些州通过了对电子商务平台(例如Amazon,eBay,Wishes和阿里巴巴)征收营业税的法律。2018年6月21日,美国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推翻了1992年的一项裁决,该裁决使互联网成为“自由区”,这可能导致对互联网零售商征收销售税。此外,美国国会还将要求立法对远距离卖方征收销售税。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电子商务平台征税的担忧。
实践中的电子商务税收
当前在美国,州一级有许多法律要求长途卖方或交易平台申报或缴纳营业税。在操作中,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与卖方签署协议,以协助卖方征收和支付营业税或协助征收营业税,但卖方最终将以自己的名义支付。如果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支付营业税,则无需卖方自行支付营业税。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在电子商务税收研究的初期就开始了,并于1996年6月开始研究电子商务税收问题。1997年,经合组织提交了一份关于“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框架条件”的报告,该报告确立了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中立,有效,清晰,简单,有效,公平和灵活。1998年10月,经合组织通过了《全球电子商务行动计划》。关于电子商务税收,经合组织的基本思想是对电子商务征税。必须防止偷税漏税,保护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所有国家在分配税收管辖权时必须采取合作和协调的方式。
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联盟,电子商务税的征税和立法程序近年来也已开始。
2018年3月,英国通过了2017-2018年财政法案,进一步阐明了在英国销售商品及其海外卖家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值税义务。在这种情况下,适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卖家必须在英国注册并缴纳增值税。自2018年4月1日起,英国对合规仓库实施了尽职调查计划,要求合规仓库(例如亚马逊等)调查使用其销售业务平台的海外卖家是否已在英国完成增值税登记。此外,履行仓库还需要保留其所有客户的产品记录(包括货物的类型和数量,进口分录号,增值税登记号等)。
2017年7月,澳大利亚税务局发布了《关于低值进口商品征收商品和服务税的通知》,以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税的征收范围。根据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低价值进口商品将由供应商按GST收取。当供应商向消费者出售或重新安排交货时,而不是在实际进口期间由边境管理部门向消费者征收低价进口商品的消费税。
在中国,增值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是统一的。电子商务实体还需要根据相应的增值税法规进行税收登记并缴纳增值税。如果它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海外销售,则符合条件的产品也可以适用。免税退税政策。即使个人卖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当业务金额超过征费金额时,也必须申报并支付增值税。但是,实际上,税务机关如何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纳税人信息,以及卖方是否可以如实申报,仍然是税收征管中的难题。过去,中国税务机关在收集信息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但是,经过中国电子商务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当前的电子商务平台拥有大量的交易数据,税务机关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和个人销售行为一样,笔者认为中国税务机关将更加重视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
跨境电子商务税
对跨境电子商务征税是对电子商务征税的重要方面。目前,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流转税改革措施,并加强了电子商务平台上海外卖家的税收监管。
在这种情况下,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已开始采取措施来满足其业务惯例的要求。例如,亚马逊的新政策显示,截至8月31日,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销售商品的卖家需要上传增值税号码等信息,以确保卖家履行其当地增值税登记义务。
电子商务全球营业税的改革将对包括中国电子商务在内的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各个实体产生相对较大的影响。
对于跨国电子商务卖家,使用电子商务跨境销售商品的卖家可能开始需要在商品目的地国完成转让税注册,并及时申报并缴纳转让税。卖方将需要根据自己的销售方式和新国家/地区的流转税规定完成本国/地区的流转税登记;他们需要自行或在当地申报转让税,以便及时缴纳营业税并履行营业税缴纳义务;过去,如果过去在各个国家中存在不合规的流转税应税行为,则他们需要合理评估自己的税收风险,包括税收,滞纳金和罚款。对于将要上市的公司,他们应该预测税收风险并进行相应评估提高风险准备金。
对于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面临营业额义务。在某些国家/地区中,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需要代表卖家向消费者收取营业税,并帮助卖家履行营业税的职责。跨境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应从合规性的角度出发,并根据每个国家的地方税法完成每个国家的转让税登记和税收义务;合理评估海外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税收风险;结合业务模型合理优化交易模式。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影响是,消费者将承担在原始跨境电子商务漏洞下未支付的营业税,并且所购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并且消费者会考虑这个因素。
(作者是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和香港营业税合伙人)
2018年是中国营业税承诺的一年。在全面涵盖商品,服务,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值税之后,它继续深化和完善政策,征收和管理两个方面,为增值税立法奠定了基础。需要加强的是,在税收项目和税率,征收环节,系统和发票管理,甚至将服务纳入消费税类别方面,还有大量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空间。
6月15日,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收局与计划中的城市合并并上市,这标志着州税和地方税的合并24年。市县税务局将逐步完成集中办公,新机构挂牌等改革,最终完成国家和土地税的综合整顿。国家税收和地方税收征管体系的改革已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必将使系统设计与税收服务,税收风险管理与控制相结合,从而促进了流转税的发展。
增值税改革背景
增值税和消费税是流通税中的两个主要税种。从2012年开始增加业务改革。从整个过程的角度来看,改革的背景非常明确。增值税更适合各个子行业的分工合作,更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增值税改革的快速实施反映了增值税中性原则,它适应并促进了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过去六年,增值税改革累计减税约2万亿元,带动GDP持续增长。
目前,增值税仍在合并和完善中,并且已发布了大量税收收集和管理政策和补充文件,以为增值税立法做准备。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扣除税率。增值税率的贬值是改进增值税政策和实现税收中立的最重要部分。考虑到对财政收入和总体税收负担的影响,逐步降低退化税率。从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将从17%降至16%,增值税税率11%将降至10%。尽管这次仅减少了一点,但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仍有进一步减少的空间。到增值税立法颁布之时,税率可能会降低到两个水平,即基本民生和配套行业的标准税率和低税率。低税率也应限制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
第二是完善增值税政策。包括完善进项税额扣除额和扣除率规则;结合税收优惠政策,使其越来越均衡;进一步开放增值税抵扣链,避免双重征税;完善出口商品和服务退税和免税政策规定;针对新业务而新的领域使文件的内容更加清晰。
第三是实现住宿税收抵免。6月27日发布的《财税[2018] 70号》将退税范围扩大到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等18个主要产业, 19家电网公司。该行业进一步增加了公司资金的流动,并帮助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将来,我们期待实现全面的税收抵免。
第四是改善增值税的征收和管理。包括引入和完善增值税申报的比较管理;通过在线处理和远程税收减少纳税人的麻烦,以帮助纳税人专注于税收事务;依靠大型电子基础帐户数据库来加强发票管理;持续的收支管理系统和发票系统不断升级;出口服务零税率和免税征管方式不断完善。事后管理通过税收评估和税收检查等手段进行。
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官方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政府近年来的增值税改革一直坚持增值税系统的中立,有效,公平和简单的设计原则经合组织倡导。连接性更强的国际增值税系统也反映了中国作为经合组织全球增值税论坛成员的角色和行动。展望中国的增值税立法,应继续以国际公认的税收原则为指导,从政策和税收两个方面完善增值税,促进建立更加科学的增值税体系。
消费税继续提高
近年来,消费税改革继续推进。从政策的角度来看,税项中已废除了酒精和汽车轮胎的消费税。化妆品税项已更名为高档化妆品,并取消了普通美容和装饰性化妆品的消费税;对高污染,高能耗的电池和涂料征收消费税;汽车要缴纳消费税。同时,使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提高了成品油的税率。从征收管理的角度看,消费税的管理也在不断加强。
从2011年至2017年的消费税总收入中,消费税持续稳定增长。由于消费税目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调整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过去三年消费税收入基本保持稳定;从角度看,消费税占税收总额的比例稳定在7-8个百分点左右。
与增值税一样,消费税也在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最终将走向立法。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税项和税率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初概念中的“奢侈品”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日用品。这些产品将逐步退出消费税范围。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弄清各种新产品是否属于消费税范围。从税率的角度来看,消费税率的设计反映了消费税调整的深度。税率的调整必须适当,有序,稳定地进行。应该充分表达政府部门作为税收征管者的意图,以优化消费结构。有必要避免可能会影响生产发展的副作用,并抑制由于税收导致的正常消费行为。
其次,奢侈品服务可能被纳入消费税范围。由于服务业已完全纳入增值税范围,因此可以考虑将特定的高端或受限制的消费者服务业纳入消费税范围,以指导消费并促进理性和节俭的目的。在消费税方面,还实现了商品和服务流转税团结一致。
第三,收集链接已逐渐转移到批发和零售链接。除在批发部门增加消费税的卷烟,在零售部门增加金银珠宝和钻石及其珠宝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外,其他应税消费品仅限于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部门。有关各方正在考虑调整从生产环节到批发环节或零售环节的消费税征收环节,以填补消费税征收环节的漏洞。
第四,将加强消费税的征收和管理,并有可能借鉴增值税征收和管理的经验并将消费税纳入发票管理系统。一方面,完善了金税三期征收管理制度,满足了消费税的日常管理要求,提高了征收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参考扣除增值税进项发票的做法,并将扣除管理应用于应税消费品的连续生产。车票税。同时,依靠信息化管理,完善消费税评估,申报,优惠扣除,消费税抵免等系统化,信息化,跟踪化管理。
从州和土地税的合并来看整合税收管理
在增值税改革之前,营业税是对在中国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出售房地产的单位和个人的税。增值税是用于销售的。它是针对商品,加工,修理和分配劳动征收的。增值税改革前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征收范围在某些企业可能重叠,这也是困扰某些行业的问题。
如果纳税人既出售商品又提供相应的服务,该如何收税?以2016年加入增值税改革的餐饮业为例。在增值税改革之前,餐饮业要缴纳5%的营业税。但是,如果餐厅提供外卖或送货到家服务,则可能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税。另一个例子是电梯的维修和保养。在业务改革和增加之前,电梯维修是按营业税征税的,维修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各地区税务部门划分不明确或控制不一致的情况。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征收,因此不同部门对于同一企业是否应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会有不同的看法。随着业务改革的完成,国家土地税也迎来了合并,这更有利于统一管理,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就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执法标准而言,在合并国家和地方税后,原国家税收和地方税务机关应分别对同一税收违法行为施加行政处罚。新的税务代理机构不得判处两次以上的行政罚款。惩罚。为了执行原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机关的税收政策以及适用行政处罚基准,如果同一工商户的征收方式和配额不一致,新的税务机关应遵守法律。和法规,对纳税人有利,并针对服务增强进行了优化管理原则统一,执行标准明确,执法标准统一。
作者认为,合并国家和地方税收有利于综合税收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统一税收政策并提高税收征收和管理效率是有益的。国家和地方税收部门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税收政策的发展。不同税收类型的各种税收要素的基本概念,策略设置和管理方法存在差异。合并有利于税收概念的统一,从而改善各种税收政策。结果,税收信息被分割。对于同一企业,国家土地税分别管理,评估和检查不同类型的税收。合并后,公司可以充分掌握企业情况,可以将各种税种联系起来,避免重复检查,从而大大提高了征收管理能力。
其次,这有利于降低税收成本并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和地方税收的合并减少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并减少了硬件和软件(例如收集和管理系统)的重复开发和设置,这将有效降低税收成本并节省社会资源。对于纳税人,合并国家和地方税收在国家和地方联合税收服务的基础上,将减轻税务登记,文件提交和税收响应等程序性事务的负担,从而提高纳税人的效率。
第三是各种税费的综合管理,可以更严格地控制税收风险。据悉,除各种税收外,各级税务机关还将负责本辖区非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同时,税务部门还将收取各种社会保险费,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种国民收入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管理将趋于整合。
在统一管理各种税费的同时,随着税收电子信息系统(例如“金税”的第三阶段)的收集和管理功能的进一步增强,税务机关对税收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将变得更加重要。更严格,更数字化自动化管理使控制所有链接和税收变得更加容易。(例如,您可以将房地产交易的发票数据与多种税种同步,例如契税,印花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所得税)。
对于纳税人而言,随着税务机关不断完善技术手段以应对逃税和其他税收违法行为,随着纳税诚信对公司和个人信用评级的影响持续增加,对公司税收风险的控制越来越多增加。为了降低税收风险,采用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税收管理系统更加重要和紧迫,它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指南
摘要
我们预计,2019年的财政赤字率将增至3.0-3.5%,这意味着赤字的规模将比2018年扩大近1万亿美元。其中,增值税的减少可能是新的赤字的主要部分。增值税调整计划尚未公布。我们将考虑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项:将税率的10%和6%减至5%,将16%减至15%,减税9233亿元;
考虑到经济需求和财政可持续性,我们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有可能,但我们希望政府考虑第三种选择。第一条减税途径偏向于减轻服务支持行业的负担,而对财务负担的压力相对较小。第二条减税途径,服务业和制造业受益,财政负担可与第三条途径相提并论。第三条减税路径对制造业产生了更直接,更全面的影响,减税效果从上到下传递,但与第二条路径一样,受到财政收支的限制,可能导致赤字率上升。在短期内显着上升。
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案考虑行业影响,则使用行业的静态和动态测量算法来获得公用事业,纺织品,通讯,房地产,食品和饮料,建材,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医药,建筑和化学工业。其他行业的利润已大大提高。
文本
1。中国现行税收制度结构与增值税制度扣除额1.1中国现行税收制度结构:5类18大税种
在中国17.3万亿的财政收入中,近85%为税收。这些税大致可分为5类,包括18种主要税(图1):
专用税(行为税)6738.74亿元,占税收的4.67%: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船舶吨位税,烟草税和环境保护税。
显然,我国目前的税收结构是基于一般消费税,即以消费品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种,因此也可以说是基于营业额税的。增值税是最应得的。即使不计入进口商品的增值税,国内增值税(增值税改革后)仍为5.6万亿美元(2017年),约占税收总额的40%(图2)。
1.2中国增值税制度的推论与现状
自从中国的增值税于1979年进入试点,于1984年正式建立并于1994年受到监管以来,它经历了许多改革和调整:
从增值税类型的角度来看,为了扩大早期的财政收入,中国的增值税主要以生产为导向,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它逐渐过渡到以消费为基础的税收(图3)。
从税收范围来看,中国还及时扩大了增值税范围,并完善了扣除环节。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发布了营业税和增值税改革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上海首次进行营改制试点改革,营改制的帷幕逐步拉开(图4)。
从税率变化的角度来看,增值税税率和税率文件数量都是不断调整的。2017年4月,合并完成,即合并了13%和11%,并于2018年减税。经过多年的调整,中国目前的三种增值税率分别为16%,10%和6%。其中,16%主要用于核心制造业,10%主要用于建筑,房地产,公用事业,农业,林业,畜牧和渔业,运输和通讯,而6%主要用于服务业(图5)。
1.3各个行业的增值税负担:上市公司的数据
通过对2017年上市公司的增值税支付和营业收入进行分类,我们发现不同行业的增值税负担大不相同。上游行业的采矿业远高于有色金属行业。在中游产业中,农林牧渔业,化工,建材和公用事业的增值税负担较高,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下游产业的增值税负担。行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总体而言,上游,中游和下游行业包括增值税负担较高的行业(图6)。
2。增值税减少的经济影响的计量框架和方法2.1增值税减少是否会影响企业利润?
从理论上讲,增值税是一种超值税,最终会影响消费者价格,但实际上,增值税的调整将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公司利润。对于企业,增值税不输入损益表。它是通过“应付税款”下的“应付增值税”科目计算的,这使人们意识到增值税不影响公司利润。理想情况下,如果行业之间的税收负担通过能力没有差异,则当更改增值税税率时,公司的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将保持不变,企业的利润率也将保持不变。由于增值税是一种超值税,因此无论如何调整,最终消费者都是税收目的地。因此,该公司已在销售过程中转移了增值税。但是,这样的理想分析在现实中很难存在。
在宏观层面,增值税税率的调整将通过影响终端需求或行业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对称调整来影响企业的运营:
(1)影响终端需求。增值税税率的提高和降低将导致终端产品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减少或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
(2)税收负担转移能力。由于不同的定价方法,行业结构以及行业之间产品供求的弹性,行业之间转移税收负担的能力存在差异。当增值税税率降低时,如果公司不降低售价,则公司的销项税将减少,并且公司确定的非税收入水平将增加。,那么企业利润就会提高。面对上下游产业,此类产业通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它们可以降低成本,维持甚至提高下游销售价格,维持税收不变的销售,以及扩大收入和利润。相反,在某些议价能力弱,税收负担转移能力低的行业中,增值税减免行业转移过程中,利润将被挪用。
在微观上,有许多因素会导致公司利润发生变化,包括附加税费的次级影响以及坏账的影响。 (1)在附加税方面,一些企业所得税费用,例如教育附加费和城市维护费建筑税等均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额为基础。企业需要在税前扣除此类税金和其他项目,进而导致增值税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2)就冲销坏账而言,当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确认增值税时,如果收入和销项税在应收账款中,则无论该应收账款是否最终能够收回,其价值为-增值税必须按时缴纳。当应收款被确认为坏账时,企业缴纳的销项税确认为费用,降低增值税率将减少部分企业坏账的冲销。
综上所述,无论公司的增值税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会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因此,尽管从理论上说增值税的调整将直接影响税收使用者,但现实中各个环节的企业利润都可能受到间接影响。
2.2衡量增值税削减总效果的方法
要衡量增值税税率合并和减税的总体效果,最重要的是首先衡量与每个税率(即16%,10%和6%)相对应的增值税比例,总增值税,然后根据计算可能的实现。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每种税率对应的税率计算方法。({}}(1)制造业的16%占了增值税总额
我们估计,在进行业务改革之前,制造业百分比在16%的范围内稳定在77%左右(图8)。这种计算主要取决于目前正式宣布的三种数据:一种是该国应缴增值税额;另一种是该国应缴增值税额。二是各省应缴纳的制造业增值税额;该数据截止到2014年,之前尚未进行营地改革。
当然,上述计算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应“应纳税额”和“实际缴纳的税额”。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应纳税额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申报或账簿调整,税收统计等方面的差异。幸运的是,应交增值税时间与实际支付时间之间的差异不应太长,与纳税额之间的时间差统计差异相似,因此使用年度数据,存量和流量的差异不是大问题。实际上,该国实际增值税在该国应缴增值税总额中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前者约为后者的90%(图9)。根据以上分析,只要在税收合规性方面没有重大变化,更合理的假设是,近年来的应付比率保持在90%左右。另一个合理但有力的假设是,各种应付款的税率结构税率的结构与实际付款中的相同。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个文件的税率遵守情况几乎相同。应付税款和实际付款额将根据税率而变化。
最后,在进行业务改革之后,每个文件所占的比例都需要考虑Xinna所添加的“业务改革”的增值税-这部分不影响16%的文件,因此绝对16%文件的数量不会更改。。
因此,使用上述“应付款”和“已付款”合规关系计算以及结构假设,我们可以计算出2017年16%的文件的应交税款金额为3.46万亿美元,占增值税率为61%(图10)。({}}(2)10%的文件使用率
使用上述相同的数据源(有关全国应交增值税的数据)以及应付款关系和结构假设,我们可以计算10%等级的公用事业(水,电,气产量)和供应在2017年)行业)纳税额为3590亿元,占改革开放后增值税总额的6%(图10)(())(3)剩余10%和6%文件的比例
除了以上16%的制造业和10%的公共事业外,我们还需要计算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金融,房地产,建筑装饰,交通,通讯,休闲服务,媒体等分别为10%和6%。为了区分这两个比率,我们可以参考的宏观数据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必须依靠上市公司的数据。
这里的主要思想是计算每个上市公司支付的增值税,并将其加到该行业的增值税中,从而计算每个上市公司的增值税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这些公司是相似的,并计算与各自税收文件相对应的总税额。每个上市公司的纳税额有两种主要计算方法。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说明。在获得公司级税款后,根据上市公司行业比例计算的总税额显示,业务改革和增加后,税率10%(公用事业除外)占增值税的16%,税率6 %的文件占17%(图10)。
2.3并行降低增值税的行业影响:静态和动态计量算法
(I)静态计量算法:税额计算公式和税额的计算方法以及附加计算算法
在计算总量的基础上,我们对所有沪深两市和上市公司的增值税减免进行了静态影响评估。静态含义是,我们不考虑增值税税率变动后行业和企业之间的进一步价格调整。我们首先在2017年计算了每个行业的增值税,然后根据相应的增值税率测量了每个税点所对应的增值税,最后通过减少一个税点来减少利润。
当前市场上有两种主流且更合理的计算方法。第一个可以称为增值税计算方法。按公式:(())(1)应交增值税=当期销项税-当期进项税(())(2)销项税额=当前销售额*销项税率(())(3)进项税额=可抵扣原材料成本*进项税率
其中,原材料成本是通过投入产出表,各行业中间投入的比例以及进项税计算的。尽管这种方法严格地从定义开始,但是主要问题集中在原材料成本比的核算上。一方面,投入产出表中的行业很难与我们选择的神湾行业分类相对应,有些行业很难解释中间投入。另一方面,输入输出表的更新滞后。统计局最新一期仅更新至2015年,其中包括行业发布的表格,少于2012年投入产出学会。统一年薪也是一个问题。
我们采用第二种方法,即税收和其他计算方法。根据税法,纳税人在缴纳流转税时,还必须按一定税率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附加费。这也是先前分析中提到的税费次要影响中包括的一个项目。由于这些税金和附加费与应付款增值税库存负债的概念不同,因此期末应交增值税反映了企业应支付的未交增值税金额。对于单个企业,它不反映当年实际支付的增值税。教育附加费的税金和附加费是根据实际发生额计算的,其基数是根据实际增值税和其他税项计算的。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具体公式:
(1)教育费=(实际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征费率,其中教育费为3%,地方教育费为2%,总计5%。(())(2)当期支付的增值税=教育费/ 5%-消费税-营业税
(3)增值税扣除额和税前利润增幅=行业已缴增值税总额* 1%/行业相应税率* 1.12,其中0.12来自城市建设税的7% + 3%的教育附加费+本地教育附加费为2%。(())(4)税前净利润=税前利润增加/净利润
应当注意,对于单个公司,使用此方法时,如果涉及多个增值税率业务,并且每个业务的收入相似,则此方法可能会导致计量错误。虽然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增值税的总体支付情况,但是基于静态衡量结果的减税会由于一些企业的进项税率和产出税率不相等而导致一些计算错误,这对应于税收以及其他计数方法的弊端。
(II)动态计量算法:税负转移系数法
与静态计量算法相比,动态计量算法主要基于输入-输出表,对上游,下游和下游进行划分和排序,然后根据税收的弹性评估税收负担的转移能力。每个行业的供求关系,然后是静态结果进一步动态。
我们通过税收负担的通过能力和投入产出比来计算每个产业链中减税措施的重新分配。通过投入-产出表对行业之间的投入-产出系数进行排序,并转移税收负担。能力A2指示上游产业A转移到B的能力,能力B1指示下游产业B转移到A的能力。这同样适用于B2和C1。除了计算中的一些完全上游和部分完全下游的行业以外,中游行业将呈现税收负担转移的“净”模式。
系数A和B需要根据行业的供需弹性和税负传递公式来计算。有关具体的计算方法,请参见附录。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考虑商品供求的弹性,仍然有许多因素影响增值税负担的转移。就行业的议价能力而言,不仅是商品的供求弹性,行业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垄断竞争等),商品的定价方法(例如国防和军事行业的成本加成,有色金属的价格包括金融,供需)(双重属性),外部政策冲击(供应方改革)等,对税收负担转移能力和动态调整将有不同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动态度量仅为税收负担转移提供了维度参考。在动态调整中,我们没有考虑军事工业和金融业。前者由于投入产出表而难以形成特定的军事工业投入产出系数,而后者则由于军事行业的特殊性而特别,例如通过程度与货币政策指导有关。
同时,动态计算中的错误可能来自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行业的粗略划分,税收负担通过能力的假设,以及该行业每个子行业的情况。第一产业不一样,所以直接使用作为一个假设,某些细分行业的税收负担转移能力的计算是有偏差的。第二个是输入输出系数的选择。由于输入输出表的更新滞后,因此输入输出比可能会出现偏差。使用静态税收减免,动态调整本身就是调整后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当前的静态税项扣除额存在较大差异,则动态调整将受到进一步影响。有关具体的测量方法,请参阅附录。我们简要介绍了一条产业链的计算,包括完整的上游,中间和下游。
3。中国减税空间和增值税的总减税效果的测量结果
就总量而言,我国拥有多少减税空间取决于政府愿意增加资产负债表上赤字的程度。短期支出是固定的。基本上可以说,中国的一般公共财政是“吃”的财政,并不包括许多资本支出项目。如果不进行重大改革,很难大幅减少支出。结果,税收的减少就是赤字的增加。我们认为,政府是否大幅减税将同时考虑经济运行(如下)和反周期调整,以及中国的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例如当前的总债务水平,包括隐性负债和长期人口结构)。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压力)。在这样的限制下,政策的灵活性受到限制。我们认为,中国的预算赤字率可能会上升至3.0-3.5%的范围(2018年为2.7%)。如果按3.5%的赤字率计算,中国的预算赤字可能增加近1%。换句话说,在其他持续的情况下,我国最大的减税空间约为1万亿美元。
考虑到上述减税空间,让我们为将来的三级和二级增值税探索三种可能的途径:
路径1:将16%的百分比降低15%,10%和6%的总和,然后统一降低到5%;
路径二:将16%降低13%,10%和6%相结合,然后统一降低到5%;
路径三:将16%和10%合并,然后将6%减少到5%。
这三条路线的总体减税措施是从弱到强。实际上,只有两种结合核心“三两”的方法,但是由于我们对减税的规模更加乐观,因此为不同的路线增加了不同的路线。关于减少其他税收档案的假设已经形成了三种可能的合并和减少途径。
通过计算获得了以下结果(图14):
第一条路径:一个中间文件和一个文件。将10%和6%合并,将其分别降低到5%和16%到15%,可减少增值税9,233亿元。
第二个路径:第一个和中间文件。分别将10%和6%合并为5%和16%至13%,可减少增值税132,980亿元。
第三条道路:将16%和10%合并,将6%降低为5%,可减少增值税13.77亿元。
结合中国减税空间的计算,我们认为最有可能选择第一个选择(即5%和15%),而服务业将受益最大。但是,市场可能最希望使用第三个选择,制造可以从中受益更多。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两点:(1)10%的行业制造增值税。在计算总数据时,我们仅使用与电力,热力,煤气和水生产相关的公用事业增值税数据。在计算剩余比例时,我们使用了房地产,交通,农业,林业,畜牧和渔业,建筑装饰和通讯等上市公司(10%)以及增值税的6%。行业中的上市公司的总税额,以计算对应于这两个税收档案。这可能会导致两个征税水平略有差异。(2)对所有与6%税额对应的行业,一个税点减税额将达到1,574亿元,一个10%税点对应于1,125亿元,一个16%税点对应增至约2033亿。相应的减税额和总体减税额是基于2017税额的静态值。
4。衡量行业增值税减税效果:各个行业每个税点减免的影响4.1整个行业的静态衡量结论:通讯(服务和运营),计算机行业(IT服务)已显着改善
静态计量结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可以基于静态计量获得对利润增长的粗略判断。这是减少增值税对行业影响的基准,也是后续动态计算的基础之一。2.静态计量直接反映了行业增值税总额与行业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尽管从理论上讲增值税并不直接影响利润,但我们分析中提出的各种间接影响也取决于各种因素,因此静态结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对上海和深圳的约350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一对一的计算,最后对净利润规模的平均值进行加权,以总结整个行业静态净利润的改善情况。
就静态净利润的静态改善而言,采矿,通讯(支持服务,某些运营)以及计算机(IT服务)和其他行业的静态改善来自于静态样本。由于中石油对整个采掘业的影响较大,如果排除单个公司对采掘业不确定性的影响,则整个行业静态利润的提高差异将减小,平均水平为2.45%税后(税后2.64%)。
4.2静态分析的讨论
当前市场对静态利润增长的大多数分析仅限于结果的摘要统计。我们尝试进一步挖掘静态结论,并讨论利润增厚的静态分析。
我们假设公司的进项税率和销项税率相同。从增值税计算公式中,我们可以获得:
对于以上公式,我们同时将分子和分母除以营业收入:
我们发现,可扣减原材料成本的比例,公司的净利润率和减税静态利润率的增加成反比。基于这一理论判断,我们认为,从可抵扣原材料成本比率的角度来看,通常会显示出不同行业的收益:服务消费,高科技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仅从净利率的角度来看,在静态水平上减税将显着改善净利润较低的行业,例如通信,军事和矿业。最终的静态结论应该是对两者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分析的合理性,我们进一步考虑了商品的供求弹性等信息,并研究了减税对动态调整的影响。
4.3整个行业的动态计算结论:纺织品,建筑材料,公共事业,休闲服务,计算机,通信和药物生物学的显着改善
经过动态调整后,我们发现,随着各个行业利润的提高,采矿(全部样本),建筑材料,纺织品和服装,休闲服务和公用事业的动态已显着改善。如果采掘业不包括中国石油,则采掘业的改善将下降至2.31%。同时,除了上述几个行业之外,通讯,计算机以及医疗和生物技术的改进在各个行业中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从动态调整的角度来看,下游整体利润的改善更为显着,这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首先,终端消费者对某些终端工业产品的含税价格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下游行业的价格调整滞后或调整受到限制,从而抓住了消费者的利益。其次,从整个行业的整体来看,某些行业的定价方法是成本加成定价,或者某些行业受到价格控制。一些行业的内部细分复杂,因此其总体议价能力受到限制。应当指出,动态调整将随着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和政策变化而变化。因此,与静态结论进行比较是动态计算的核心含义。
5。行业增值税削减效果估算:三个计划的行业影响差异
对于增值税合并和减少的三种途径,我们可以认为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汇总级别。在总体减税方面,第一条路线的减税额小于第二条路线和第三条路线的减税额。如果考虑10%和6%的计划,则16%的税率减免方法将确定总体减税的规模。因此,如果考虑当前对财政收支的压力,从总体上看,最有可能实施第一种选择。
(2)产业结构水平。理想情况下,路径1和路径2更直接面向最终用户,而路径3更有利于主要制造业。10%和6%的调整更多地是从服务支持行业(公用事业,交通,通讯等)开始,减轻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而税率文件的16%调整则更倾向于直接减少制造实体的负担。因此,从使制造主体受益的角度来看,路径二和路径三的收益将大于路径一。
我们总结了与增值税减免和减免路径的三种类型相对应的行业总体利润改善的静态和动态排名。橙色代表16%税收档案行业,蓝色代表10%税收档案行业,红色代表6在%税收文件行业中,紫色文件行业包括两个文件,分别为16%和6%,黄色文件行业包括两个文件,分别为10%和6%(图19和图20)。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路径三对制造业公司的积极影响将更加直接,减税的上下传递将覆盖整个行业。但是,路径三和路径二的约束是相同的,即当前对财政收入压力的硬约束。第一条路比较温和。在减轻居民企业负担的同时,适度减轻了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另外,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下,降低6%的水平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总体而言,这三种途径的有利方向和信号含义存在差异,但它们将大大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利润。如果减税程序能够得到推广,无疑将使市场放心。
6。附录:动态计算方法简介
在行业计算中,我们将神湾的第一产业分为上游,下游和下游产业,并根据投入产出表选择了一些最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产业。其中,有色金属和采掘业被假定为完全上游(没有上游产业),而房地产,食品和饮料,休闲服务,媒体,汽车,家用电器,纺织品,服装,通讯和计算机是完全上游的。假定完全是下游产业。鉴于行业的特殊性,我们只考虑了上游行业对其的影响。
我们将税收负担转移定义为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的税收负担的比例:
我们通过文献收集了可用于近似替代深湾第一产业的需求和供应弹性,并进一步计算了每个产业的税收负担转移能力。同时,根据投入产出表,确定了投入产出表行业与神湾第一产业的划分标准,并计算了行业之间投入比的权重(以节省报告空间,数据信息)。和图表不包括在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