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方法:
1.一般而言,企业从外部募集资金有两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在公司税收筹划方面,发行债券比发行股票更具优势。这是因为发行债券所产生的手续费和利息支出可以计入金融体系下企业的建设或财务支出。
2.财务费用可以在税前支付,作为减税项目,企业可以少缴纳所得税。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给股东的股利由税后利润支付,税后利润比债券发行计划要征税。因此,在不违反国家经济政策的前提下,企业不仅可以筹集资金,而且可以通过税收筹划节省税收和增加资本。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在筹资决策的税收筹划中,有时税收负担的减少不一定等于所有者收入的增加。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融资中的所得税,还必须选择企业能否获得最大的税后收入作为选择融资方案的标准。
募集资金是公司开展业务活动的先决条件。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以不同方式筹集所需资金,这需要资金决策。融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可以帮助公司降低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加所有者的收入。
从税收分析的角度来看,对于合并方而言,主要是一种支付行为,因此通常不涉及税收问题(通常将非货币资产支付视为销售);对于合并方,取消合并后,企业的资产被合并和转让,企业的股东获得收益。因此,合并后的企业参与资产转让的税收。财税〔2009〕59号第4条第(4)款规定,对于公司改制,除遵守本通知的特殊税收处理规定外,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税收处理:(1 )合并企业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接受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税基。(2)合并后的企业及其股东应按照清算处理所得税处理。(3)合并企业的损失不得在合并企业中结转。以上待遇为一般税收待遇。
示例:企业A与企业B合并。合并后的企业B的净资产为5000万元,估计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合并后企业B股东获得股本4000万元,其他非股本股东支付2000万元。本次合并中,企业A接受企业B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的净资产作为计税基础。企业B的资产评估增值1000万元,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按清算分配分配。
财税[2009] 59号第5条规定,企业改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应适用税收特殊规定:(1)经营目的合理,不得减少,免税或延期税是主要目的。(2)被收购,合并或分割部分的资产或权益比例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三)重组后的资产,其原有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在企业重组后的连续十二个月内不变。(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的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5)在企业重组中获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该文件还规定,对于符合通知第5条规定条件的企业合并,公司股东在企业合并时获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少于交易支付总额的85%,并且在相同的控制下,不需要考虑在企业合并中,您可以选择不确认交易中股权支付的相关资产的转移收益或损失。
示例:企业A与企业B合并。合并后的企业B的净资产为5000万元,估计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如果企业B的股东在合并后获得5500万元的股权,而其他500万元的非股权支付,则股权支付在交易支付总额中的比例为92%(5500÷6000×100%),超过85%,双方均可选择特殊性税待遇,即该资产的千万元增值部分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甲方与乙方之间的股权互换未确认转让收益或损失。
在特殊税收待遇中,非股权支付需缴税
(1)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合并地区之间
税收优惠政策的差异决定了,当收购不同地区具有相同性质和经营条件的目标公司时,可以获得不同的利益。在中国现行的所得税法中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中,有一种区域性优惠:
经国务院批准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减按一半的所得税税率征收。在老少少少地区新设立的企业,可以减免3年所得税;
对于位于中西部地区鼓励产业中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之间,所得税税率可降低15%。并购公司可以使用中国现行税法中的区域优惠政策来选择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地区的目标公司。
这样,这种优惠可用于通过收购将集团的利润转移到低税区,从而减轻了集团的总体税负,并为公司节省了很多未来的支出。
(2)亏损企业的合并
获利的企业可以选择那些在一年内遭受严重损失或连续数年未获利润并且拥有大量亏损的企业,作为合并和目标公司。随着亏损公司帐簿的丢失,它们可以抵消获利企业的应税收入。为了充分利用抵销损益减少税收的优惠政策,减少了合并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如果合并后的企业在合并后仍是独立纳税人,则合并前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将继续从合并后的收益中扣除。税收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弥补时,不得以合并后企业的收入弥补;
如果合并后的企业没有合并后的独立纳税人资格,则合并前未补偿的经营亏损可以由合并企业以当期的下一年的收入连续补偿。由税收法规规定。因此,在企业合并的税收筹划中,取消合并后企业的独立纳税人资格可以采用弥补损失的政策,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扩展数据
公司并购融资方式
(1)现金获取
目标公司的股东将为其所持股票获得现金付款,并且丧失了在原始公司中的股权。目标公司的股东应当对股权转让中取得的收益缴纳所得税,并以股权转让后的净收益减去股权投资成本为依据。
因此,如果采用现金收购方式,则必须考虑目标公司股东的税负,这必然会增加收购成本。否则,可能无法达成收购协议。在现金收购方式下,如果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可以为目标公司股东在安排期内提供灵活的收入空间,减轻他们的税负。
(2)购买股票
股票收购是指通过替换目标公司的股票或通过发行公司的额外股份来实现目标的目的来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来收购公司。一方面使用股票收购,购买者不需要支付大量现金,通过并购,就可以实现财务管理上的追加投资和资产多元化;
另一方面,由于目标公司的股东既未收到现金也未实现资本收益,因此他们无需缴纳所得税,也不会损失其股权。
(3)全面证券购买
全面证券收购是指目标公司对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和其他形式证券的组合的收购。这种筹资方法为税收筹划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税收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无论他们是公司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有应税行为,就必须依法纳税。税收筹划是企业充分利用税收政策的新课题。在新形势下,纳税人企业熟悉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充分利用税法,利用税法中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1.筹款的税收筹划
(1)基于资本结构的税收筹划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融资都是一系列业务活动的前提。如果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则无法实现预期的经济利益。筹款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活动,其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分析融资税收筹划时,应着眼于两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化究竟对企业的绩效和税收负担有多大影响?企业应如何组织资本结构分配以实现税收节省最大化所有者税后收入的目标。
资本结构由融资方法决定。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导致税前和税后的资本成本不同。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是筹集足够的资金,而且还要使资金成本最小化。由于不同融资方案的税收负担通常不同,因此公司可以在筹资决策中使用税收筹划。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通常可以通过从银行获得长期贷款,产生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以及使用企业的留存收益来获得。下面比较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提供参考。
1.几种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分析。
(1)长期借款费用。长期借款是指借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例如,购买和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大规模支出需要长期贷款来帮助完成。其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借款成本两部分。一般而言,较高的借贷利息和借贷成本会导致较高的筹资成本,但是由于合格的借贷成本和借贷成本可以包括在税前成本的扣除或摊销中,因此可以起到减税的作用。例如,一个企业获得了一笔为期五年的长期贷款200万元,年利率为11%,融资费用率为0.5%。由于借贷的利息和借贷成本可以包括在税前成本扣除或摊销中,因此企业可以少缴纳366,300的所得税元。
(2)债券成本。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是指债券的利息和融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贷款利息的处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债务成本为基础。例如,一家公司有一个5年期的债券,总面额为200万元,票面利率为11%,发生费用率为5%。由于可以扣除所得税前的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企业可以少缴纳39.6万元的收入。如果以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为了更准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将实际产生的价格用作债券融资额。
(3)未分配利润的成本。留存收益是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部分未分配的税后利润存入企业,这实际上是对企业的一项额外投资。如果公司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并且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为另一项具有类似风险的投资而获得的收益率,则公司应将留存收益分配给股东。估计保留收益的成本比债券的成本难。这是因为很难准确地衡量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股东承担未来风险所需的风险溢价。由于留存收益是在企业所得税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可抵税的作用,因此没有节税额。
(4)普通股成本。企业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而股票的成本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应考虑资本成本。例如,某公司发行新股,发行金额为100万元,融资费用率为该股票市价的10%。如果公司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则可以在公司所得税之前扣除发行费用,但是必须包括资本占用费,即普通股股利。分发后。通过发行股票= 3.3(万元),企业可节省100×10%×33%的税
高资产负债率不仅会带来高回报,而且会相应增加公司的业务风险。
3.基于资本结构的税收筹划。一般而言,企业通过自积累(留存收益)融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比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承担的税收负担重,而贷款融资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要比公司间承担的税收负担重。借用企业之间借入资金的税收负担比企业内部筹集资金的税收负担重。这是因为从资金的实际所有权或对资本风险的责任的角度来看,自我积累的方法最大,而内部筹集资金和股份的方法最小。因此,他们承担的税收负担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看,内部筹款和企业间借贷的方法效果最好,其次是金融机构贷款,而自积累(保留收益)方法的效果最小。这是因为企业内部融资和企业间资金借贷,这两种融资活动涉及更多的人员和机构,很容易找到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效率的方法。金融机构排在第二位,但是企业仍然可以使用与金融机构的特殊业务联系来实现一定规模的税收减免。自积累(保留收入)方法是由于资金的拥有和使用相结合而造成的,难以划分或抵消税收,因此难以计划纳税额。
以上公式表明,只要企业的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债务成本率,增加债务限额和增加债务比例,就会产生以下效果:增加股权资本收益水平。应该清楚的是,该分析仅基于纯粹的理论意义,没有考虑其他限制因素,尤其是风险因素和风险成本的增加。因为随着债务比率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融资的风险成本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使得债务成本超过了利息前和投资收益率,从而债务融资表现出负杠杆效应,即股本回报率随着负债的数量和比例的增加,这种下降恰恰是上述实现节税效果所必须基于的前提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债务收益率”费用率”。
(2)融资税收筹划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1.租赁的税收筹划。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租赁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租赁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对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承租人而言,租赁不仅可以避免由于长期拥有机械和设备而占用资金和运营风险,而且可以通过支付租金来抵消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减轻所得税负担。对于出租人来说,租金不仅可以节省使用和管理机器所需的投资,而且还可以获得租金收入。此外,机器设备的租金收入须缴纳5%的营业税,其税负低于其销售收入所支付的增值税。当出租人与承租人属于同一企业集团时,可以使租赁直接公开地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从而达到转移收入和利润,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另外,租赁的节税效果不能仅在同一利益集团内实现。即使是提供租赁设备的专业租赁公司,承租人仍然可以获得税收减免的好处。租赁还可以使承租人及时开始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并获得利润。
2.为筹集资金而进行的税收筹划。根据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企业筹集的利息费用计入准备期间的启动费用,并在企业合并后不少于五年的期限内分期摊销。投产计入财务费用。其中,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购建有关的资产,在资产交付或已交付之前,但在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资产的价值。众所周知,财务费用可以直接冲销当期损益,但经营费用以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必须分期摊销,以逐步抵销当期损益。因此,为实现税收筹划,企业应尽可能增加财务费用中所包含的融资利息费用所占的份额,并缩短准备期和资产购置与建设周期。
第二,税收筹划问题和发展前景
(1)注意税收筹划
目前,中国企业应特别注意税收筹划中的两个问题。
1.税收筹划活动必须合法,及时。中国的税收制度还不完善,税收政策也在迅速变化。纳税人必须熟悉税法,会计和财务系统,才能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与会计和财务系统之间的差异。
顺便说一句,当使用某种策略进行计划时,如何将前者与前者结合起来,应该可以预测政策变化的影响并防止计划风险。事实证明,这是税收筹划,在政策改变后可能被认为是逃税行为。因此,当前税收筹划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利用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以便尽快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这个空间很大。许多纳税人不了解某些税收优惠政策,有些政策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一定要有紧迫感,否则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将在一段时间后取消。
2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必须遵守经济原则。企业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合法的税收节省,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税收筹划和计划实施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成本。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必须首先将预期收入与成本进行比较。仅当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计划该计划。只有这样,它才能付诸实践,否则将超过收益。另外,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仅应着眼于某一纳税环节中的个别税种的税收负担,还应着眼于总体税收负担的权重。同时,应使用各种财务模型来比较和分析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法为了达到节税增收的综合效果。
(2)税收筹划发展的前景
税收筹划是在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的。一个国家的法律建设,特别是税法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筹划的方向和方法。此外,不同的当地条件和税务机关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将影响计划的成功。没有。但是,随着人们对纳税人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税收筹划不仅将被纳税人重视,还将被税务机关接受。因此,税收筹划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