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合理的避税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的运作需要会计法与税法的高度配合。在这里,我们只能谈谈合理避税的原则。具体操作取决于会计和税法的熟练程度和经验。
合理避税原则
1.合法或不违反原则
为了合理避税,应使用现行税法的相关法律,国际惯例等作为法律依据。在熟悉税法的前提下,应使用税法构成要素的税负来合理避税,并选择最佳的纳税计划。合理避税的最基本原则或特征是遵守税法或不违反税法,这是偷税,逃税,欠税,抵制和作弊的主要区别。
2.保护原则
由于中国大多数税种的税率和征收率都不是单一税率,因此某些税种的扣除率和出口退税率也不同。纳税人应避免缴纳过多税款。当同时经营具有不同税率的商品和服务时,在出口商品以及同时经营应税和免税商品时,它们必须分别设置帐户,并分别以不同的税率(退税率)(它不同于财务会计的会计原理);有混合销售银行时,要掌握计税原则。另外,由于增值税受特殊发票扣除制度的约束,因此至关重要的是,依法获得并仔细检查并妥善保管特殊发票。对于纳税人,这是一种保护措施。否则,不仅会减轻负担,还会增加税收负担。
3.有效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体现在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上,例如销售(业务)收入的确认,可抵扣项目的确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确认和扣除,销售和销项税时间。出口退税申报时间。在减免税方面存在及时性问题。此外,如果程序税法和实体税法发生变化,遵循“新程序,新实体”的原则也是及时的。
4.总体综合原则
在进行合理的避税时,我们还必须考虑与之相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总体规划和综合衡量,以实现最低的总税负和最长的税负。防止顾顾彼此错过了,才亮起。概括地说,从一个小的角度来看,人们不能只关注个人税的税收负担。如果少缴了一种税,另一种是否有可能多缴?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整体税收负担的分量。
1.合理确定内部单位的性质
很少有新兴的农业企业完全依靠农产品销售。它们大多数是在农产品深加工之后加工的。这种情况导致农业企业内部出现了多个不同的部门。为了获得最大的税收优惠,农业企业应将这些内部单位的性质描述为独立的会计子公司或子公司。
【示例】A公司是一家农业企业,主要经营面粉。该公司有两个单位,一个农场和一个面粉加工厂。该农场主要从事小麦种植,面粉加工厂主要从事小麦加工。2007年,甲公司实现销售面粉1000万元(不含税价)。如果农场和面粉厂都是A公司的内部单位,则A公司的应交税额为:增值税= 1000×17%= 170万元(这里忽略了A公司的进项税)。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 170×(7%+ 3%)= 17万元。A公司承担的税金为187万元(此处忽略其他税种)。
如果农场和面粉加工厂建立了独立的会计实体,则公司A组成集团公司。该农场的市场价格为450万元,并将所有小麦出售给面粉厂。在这种情况下,农场是自产自销的未经加工的小麦,满足了农业生产者生产和销售自销农产品的条件,并且可以享受免税优惠。可以征收13%的进项税。面粉厂应交的增值税为:1000×17%-450×13%= 111.5万元。城市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为:111.5×(7%+ 3%)= 11.15。(此处忽略其他税收)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承担的税收为人民币122.65万元。与农场和面粉厂没有独立核算的情况相比,在农场和面粉厂进行独立核算后,A公司少付了648,500元的税款。
其次,合理选择购买目标当
农业企业选择购买农产品时,大多数人认为,从一般纳税人那里购买可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税。因此,他们在选择采购目标时往往都是一般纳税人。实际上,自2002年1月1日起,购买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产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抵扣率已从原来的10%提高到13%。因此,在选择采购目标时,农业企业直接选择从农产品生产者那里购买,比从一般纳税人那里购买要征税。
3.努力成为一般纳税人
农业企业,特别是一些新成立的农业企业,通常不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以节省相关的管理费用,例如人员工资。从表面上看,小规模纳税人的确可以比一般纳税人节省很多开支,但就税收负担而言,小规模纳税人要比一般纳税人高得多。
【示例】C公司是一家粮油加工企业。 C公司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假设C公司全年实现增加值10万元。然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C公司需要全年纳税6.6万元。(100×6%+ 100×6%×(7%+ 3%)= 6.6,仅包括增值税,城市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此处忽略其他税)。但是,如果C公司申请了一般纳税人资格,那么C公司全年只需缴纳人民币18,700元的税款。(10×17%+ 10×17%×(7%+ 3%)= 1.87,仅包括增值税,城市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此处忽略其他税项)(注意:新的增值税法规已规定500,000以上必须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否则无法扣除,需要全额征税。)
在一般纳税人的条件下,C公司应缴纳的税款应少于人民币4.73元(6.6-1.87 = 4.73)。
OF:列风吕
1.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几种类型:
1.自然风险
在计划经济体系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业产业经营的主要风险是自然风险。在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过程中,自然风险仍然是客观现象。例如,台风,洪水,干旱,地面下降,严寒,炎热,疾病和虫害,流行病,外来生物入侵等,都将给农业发展带来损失,有些损失也可能是毁灭性的。许多自然风险是不可知的和不可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预见的,可以通过人力预防,可以通过加强防灾减灾措施来减少损失。当然,人类也可能会引起一些自然风险。例如,地面倒下,外来生物入侵等。
2.市场风险
在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风险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风险。当前农业的市场风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要表现为价格波动。价格波动形成的市场风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伴侣。只要是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价格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特点有关。农产品生产周期长,销售周期短。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不对称性和时间间隔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产品供求和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由此产生的价格风险已成为农业市场风险的主要形式。第二个主要是在流通领域。由于大多数农产品是新鲜的和活的商品,它们相对容易被腐蚀,并且其流通过程必须迅速而安全。因此,农产品销售需要采取保鲜和特殊运输等措施,以确保其顺利进入消费。与工业产品流通相比,农产品流通更加具体,直接。所有这些都可能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引起市场风险。三是防范风险艰巨。当前,我市的农业仍然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这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非常分散,市场信息更加零星。这种情况导致的信息不完整和不对称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小型家庭经营降低了市场效率,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避免市场风险。第四,预测风险不确定。这取决于农业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经济转型需要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比较简单,产品多元化程度较低。难以消化国际和国内市场波动引起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的市场风险更大。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很难想象有效预测农业市场风险的难度。
3.系统风险
制度风险是指系统(或政策)的实际回报在系统(或政策)的改革(或实施)过程中由于其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而有可能偏离预期回报。自1980年代以来,由于制度变迁的问题,中国农业的几次波动实际上已成为风险。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基本制度不健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基本农业制度进行了创新和创新,如土地管理制度,流转制度,农民财产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养老金制度,农业管理制度,投资制度,保险制度等变化仍在改善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许多潜在的制度冲突,从而影响各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并产生制度风险。其次,操作系统不完整。特别是原来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被打破,新的农业
业务管理系统的新系统仍在建设中,新系统的各个方面尚未兼容。结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采取了很多行动来占领粮田,农民没有耕作的热情,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飞涨,并且在各个地区都随意收取了费用。这些现象的大量出现限制了市场职能的正常运作,导致资源分配效率的损失,进而引发了农业经济的过渡性波动。第三,市场体系不健全。中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正在建立。当前的运行机制仍然很不完善,主要是由于缺乏农产品市场主体,导致农产品流通机制,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信息传播和反馈机制等不完整和不完善。这些不仅造成市场风险,而且在许多方面限制了机构的变革,进而引发了机构风险。市场风险和制度风险的相互交织对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已成为过渡时期农业风险的主要特征。第四,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众所周知的共识。但是,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管理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和制度选择,无疑也将付出成本,并承担实施新制度和新结构的风险。该系统和结构的实施是否可行取决于结构调整的收益和成本的大小。
4.技术风险
技术进步是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重要特征。它大大拓宽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范围,进一步减少了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使农业竞争从资源end赋优势竞争转向技术优势竞争。但是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带来收益和效率,还带来了隐患。农业技术风险是指农业技术的实际利益将偏离预期利益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有很多原因。首先,交货表单是开放的。农业生产一般是露天经营,开放性强,生产技术保密性差。绝大多数农业技术都是经验性的,很容易被模仿。深刻的技术模仿可能会增加产品的供应,导致价格下跌,并使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这种技术的转让越广泛,技术风险就越大。二是传输通道不畅通。在技术市场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不完善的情况下,大多数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只能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整性导致的信息错误,由于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失真而导致的信息错误,由于道德上的败坏行为而导致的不正确信息的传输等,难以避免技术风险。第三是转移受体是不同的。当前的农业技术主要以知识的形式存在。即使是物理形式,例如农作物品种或牲畜品种,也很难从视觉上区分它们的优缺点。这就要求农业技术转让的接受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当前,我市农民以中老年人为主,科技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由于技术接收者的素质低和掌握技术要点的困难,一些农民失败并不罕见。第四,传输环境受到限制。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外部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选择更加严格。例如,如果自然条件发生变化而无法满足技术要求,则该技术的优势不仅会体现出来,而且会适得其反,并遭受巨大损失。社会经济环境对技术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上。技术推广的成功最终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价格和市场规模。当市场需求逆转时,最先进的技术可能无法实现收益。总体而言,在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作用已显示出空前的重要性,农业技术风险也呈上升趋势。
5.信用风险
在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必要的信贷支持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分工和农业专业化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新项目的开发,新技术的使用以及农业借贷资金的规模将继续扩大,从而产生相应的信贷。风险。扩大。造成这种可能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预期成本难以准确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最稳定的货币价格也会随时变化。在农业信贷活动中,人们很难准确预测借入资金的未来利率的变化或借入货币的汇率的变化。无法准确掌握借款资金成本,不可避免发生信用风险。其次,很难准确确定预期收益。在农业项目投资中,不时出现信息不完整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很难确定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率。所有这些都是农业信贷风险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由于客观上许多未知因素,农业信贷充满了风险。借款资金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应当指出,在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上述风险往往是重叠的,使得农业经营风险显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防范。
第二,防止农业管理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在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防范农业风险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需要各个方面的合作,需要做很多艰巨而富有创造力的工作。
1.充分了解在农业经营中防范风险的极端重要性。预防农业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取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民富裕的保证,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果农业出现问题,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实际上,农业很容易出现问题。它的现代市场化过程充满操作风险。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依靠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很难防止农业经营风险。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表明,有效防范农业风险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并且必须通过体制和体制创新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负有主要责任,应发挥主要作用。为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管理风险防范,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尽快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管理风险防范新机制,有效控制农业风险的发生。农业管理风险,以及尽量减少业务风险的损失。
2.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投资,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为防止农业自然灾害,可根据自然灾害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例如,加强城乡和农田的各种水利基础设施,增强农业防洪抗旱能力。加强对台风,暴雨,干旱,严寒,极端高温等的预报,为防灾做准备,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强对病虫害,流行病和外来生物入侵的检查,努力将这种自然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有效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以控制和减少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在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后,制定防灾计划,尽早控制灾害形势,减少损失,最大程度地保护农民和群众的利益。依靠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力量抵抗农业的自然风险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某些方面将不会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应毫不犹豫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并通过强有力的行政和财政支持,为现代农业市场化建设抵御自然风险的强大防线。3.改善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种植,种植,整合,工农业一体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以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基地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管理。农业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改变了农产品的形态和销售方式,有利于防范和分散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农产品专业基础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将现行制度下分散的农民与农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数以百万计的小规模农业经营者和大型国际,国内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借助网络,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可能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