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停征文件

提问时间:2020-03-05 02:40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3-05 02:40
最佳答案

税法=收税的法?你果然还是太单纯!

国家发改委:7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7个 总投资776.9亿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8年8月16日上午10点举行了一次特别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工作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兼经济运行管制局局长赵晨欣介绍了重要生产要素(例如电力,石油和运输)的运行情况。

从用电量来看,1月至7月,全国用电量为3.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增速比同年高2.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一次,二次,三次和家庭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0%,7%,14.2%和13.6%。分行业看,二次电耗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55%,带动全社会用电增长4.9个百分点。制造业31个类别的28个行业的电力消耗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第三产业和家庭用电量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本月的七月,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出高温警告。受高温天气的影响,除东北电网外,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和华南六个地区的电网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其次,可以更好地保证石油产品的供应。1月至7月,原油产量为1.1亿吨,同比下降2.1%,降幅同比缩小2.7个百分点。进口原油2.61亿吨,增长5.6%。原油加工能力3.51亿吨,增长9.2%,增速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在成品油生产中,汽油增长6.8%,增长5个百分点,柴油增长1.2%,下降1个百分点。

第三,稳定,有序地运输关键材料。1- 7月,全社会货运量为275.44亿吨,同比增长6.8%。其中,公路货运量213.83亿吨,增长7.5%。水路货运量38.62亿吨,增长2.6%。铁路货运量22.95亿吨,增长7.9%;在关键材料中,煤炭和冶炼材料的数量分别增长了10.5%和5.2%。沿海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53.63亿吨,增长4.1%,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2.6%。

此外,国家发改委表示,2018年7月,共批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776.9亿元,其中批准14个,批准3个。集中于高科技,水利,能源,交通在其他领域,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记录如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供应方结构改革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赵晨新:

早上好,记者朋友!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的每月定期会议的相关内容更多地集中在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关键内容上。

让我向您介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几位同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与金融司司长陈宏万先生,国家发改委物价局检查长张万英先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部副主任。蔡荣华先生,董事。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经济运行监管局局长赵晨欣。首先让我向您介绍五个方面,然后我们将一起回答您关心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重要生产要素(例如电力,石油和运输)的运营

首先,功耗快速增长。从发电量看,1月至7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7.8%。受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增速比1-6月低0.5个百分点。结果,该国的每日发电量迅速增加。汛期的到来使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了6%,新能源发电量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核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4.2%,24.7%和10.9%。

其次,可以更好地保证石油产品的供应。1月至7月,原油产量为1.1亿吨,同比下降2.1%,降幅同比缩小2.7个百分点。进口原油2.61亿吨,增长5.6%。原油加工能力3.51亿吨,增长9.2%,增速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在成品油生产中,汽油增长6.8%,增长5个百分点,柴油增长1.2%,下降1个百分点。

第三,稳定,有序地运输关键材料。1- 7月,全社会货运量为275.44亿吨,同比增长6.8%。其中,公路货运量213.83亿吨,增长7.5%。水路货运量38.62亿吨,增长2.6%。铁路货运量22.95亿吨,增长7.9%;在关键材料中,煤炭和冶炼材料的数量分别增长了10.5%和5.2%。沿海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53.63亿吨,增长4.1%,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2.6%。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7月,经社会共批准1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776.9亿元,其中已批准14个,已批准3个,主要涉及高科技,水利,能源等领域。 ,运输,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第三方面,某些商品的价格运行和价格

7月份,中国的整体物价水平继续平稳运行。就CPI而言,7月份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2.1%,从1月到7月累计同比增长2%。除了新鲜瓜果价格下降了3.7%,其他食品和工业消费品价格几乎没有上涨,谷物和石油价格保持稳定。

就PPI而言,7月份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4.6%,1月至7月的累计同比增长为4%。从环比趋势看,主要行业出厂价格相对稳定,涨跌幅度在1.6%以内。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尽管出现了新的情况以及价格运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稳定,服务业的加速发展,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稳定和改善。以及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丰富的政府市场监管机制健全,稳定价格运行的基础扎实。预计价格将继续在合理范围内运行。

我们已经准备了关于食品,生猪,钢铁,主要有色金属和成品油价格的具体情况的更详细的书面材料,这些材料已经印制并分发给所有人。

第四方面,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第二是进一步改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的披露。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将继续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的宣传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善““双重宣传”信息质量。截至7月底,“诚信中国”网站已收集并发布了超过1亿条“双重宣传”信息,其中包括7744万条行政许可信息和2543万条行政处罚信息。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收集各类信用信息231亿条。全国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股票代码转换率达到100%。

第三是由于缺乏诚信而发起19种特殊治理。中央文明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集中整顿欠缺廉政建设和提高全社会廉政水平的工作计划》。它解决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缺乏诚信的问题,以及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不信任的突出问题。谣言和谣言,金融领域的不诚实问题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等19个领域都将重点放在了特殊治理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与有关部门合作,推进特别治理的实施。

在第五方面,供应方的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重点。

自今年年初以来,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各地区和部门进一步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打破,建立,和下降”,并专注于加强基础架构的短期版本通过专注于增强创新,开发新的动能,为去产能系统打开障碍,着重于降低公司成本以及坚持去杠杆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加快,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1.大力消除无效供应。

随着供应方结构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产能削减的深化和“僵尸企业”的清理,市场决定因素的形成机制逐渐形成,供求结构更加平衡。

一种是进一步促进结构能力下降,该行业的供求关系已得到显着改善。2018年,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积极有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1月至7月,该公司取消了约8000万吨的煤炭生产能力,完成了1.5亿吨年度任务的50%以上;减少了2470万吨的粗钢产量,并完成了3000万吨的年度任务中的80%以上。,煤炭,煤炭发电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提高,供需关系显着改善,企业效率不断提高。上半年,钢铁,煤炭和电力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率分别增长了93.4%,18.4%和28.1%。

第二,以处置“僵尸企业”为重要出发点,抓好分类处置。有关方面采取了各种方法,不断加大处置力度,“僵尸企业”清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为了应对破产审判的破产,各级法院已大大增加了清算和破产法院的数量,并依法促进了破产和解的数量大大增加。

第三是积极,谨慎地去杠杆化,以促进融资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已连续六个季度下降。此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以市场为导向的债转股稳步推进。从云南锡业和中国造船业实施的项目来看,债转股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增强了公司发展的信心。

其次,大力培养新的动能

首先,创新驱动的发展势头正在增加。新兴产业增速加快,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体水平。适应消费和产品升级的新产品增长迅速。1月至7月,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分别增长了68.6%和21%。

其次,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显而易见。加快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批准了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七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企业集中度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煤炭行业为例,目前从事原煤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比2015年下降了33.6%,家庭平均产量增加了约8万吨。现代煤矿的数量已大大增加,智能采矿得到了促进。

第三,弥补各个领域的不足。2017年,中央和省级扶贫专项资金突破1400亿元。启动了异地扶贫搬迁,工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等重点项目。灾后加快了水利薄弱环节的建设。中小型河流的处理以及小型和危险水库的拆除和加固西城,玉桂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

第三,大力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

今年已经启动了许多新措施,预计这些措施将减少超过1.1万亿美元的成本。

首先,继续加大税收和减费力度。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出台一系列减税措施,支持企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取消或暂停收取政府资金和管理费,清理整顿运营服务费和行业协会会费。

第二是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要素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融资,人工,能源使用,物流成本,并继续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符合条件的地区将进一步降低工伤保险费率;规范和降低并网收费,大力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全面促进高速公路之间的差异它将减少集中定价港口的收费,并标准化市场定价的港口服务费。

第三是减少机构交易成本。大大简化了商业系统,并大大降低了建立企业的成本;加快“双随机,一开放”监管;推广“互联网+政府服务”,并向一个网通办公室推进政府事务服务。

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种是对三个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2%,6.1%和7.6%。这三个行业的比例为5.3:40.4:54.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捐款继续增加。

其次,产业转型和升级正在加速。1- 7月,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和8.6%,明显快于所有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六个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下降0.7个百分点。

第三是企业收益的大幅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极大地改善了供需关系,并促进了工业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企业收益继续保持高增长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

实践证明,供给方的结构改革符合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它可以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它在实现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倡议。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的精神。在新时期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将认真执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各项部署均以缺点为重点,深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短期基础设施的实力,拓宽了生产能力体系的障碍,做好了去杠杆化工作。 ,并掌握强度和速度。在供应方面不断推进结构改革。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这些情况。欢迎大家提问,并要求记者在提问之前告知他们所代表的媒体。建议您一次问一个问题。现在请举手问问题。

结束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积极财政(1998-2004年)_货币政策

摘要

背景: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严峻,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乏力,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出现通货紧缩。中国曾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但在抑制经济衰退方面进展缓慢。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非常有限时,政府只能诉诸另一种稳定的政策工具,即积极的财政政策。

具体措施:这一轮积极融资始于1998年,并于2004年结束。主要通过大规模发行国债来扩大财政支出,辅以减税以促进出口和吸引外资,从而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在此期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调整利率,再贴现率和增加公开市场操作,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经济影响:1998年至2004年的积极财政实施是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国政府主动采取的反周期调整措施。中国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成功地做出了回应。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社会需求全面回升,通货紧缩得到有效遏制,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明显改善。

资本市场的影响: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近三年内以超过50%的增长率在中国股市创造了牛市。此后,上海和深圳市场稳步下跌,漫长的熊市一直持续到2004年。与货币该政策从宽松政策中放松下来,十年期国债发行率突然下降至5.20%,此后一直保持在3%,直到2003年底。汇率长期保持稳定,促进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

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严峻,通货紧缩出现了。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朱R基总理在1998年3月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确保1998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原因是手段是增加内需。这种需求是加强铁路,公路,农田水利,市政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科技产业的建设,以及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随后,中国政府召集了一次会议,决定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方向,并提出了更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时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1998年7月,中国政府转发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上半年经济运行建议和下半年工作建议》,并正式决定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需求。从1998年到2004年,财政赤字的规模从960亿元增加到3192.85亿元,财政赤字率从1998年的1.13%增加到2002年的2.55%。在略有下降之后,仍保持在2%以上。的水平。

一,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和原因

1998年主动财政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与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本节将从两个层面分析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一个是宏观经济运行,另一个是宏观经济政策背景。

1.1。宏观经济运行

在1990年代上半年,中国经济呈现出过热的势头,具体表现为“四个高点”(高投资增长,高货币投资,高价格上涨和高贸易逆差)和“四个高点” “(房地产繁荣,发展地区发烧,筹款发烧和股票发烧)。

从1996年开始,中国的货币政策方向开始从适度的放松转变为适度的放松。从1996年5月到1998年3月,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降低了四倍。二,取消国有独资银行第三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到1998年3月,存款准备金率从13%降低到8%,降低了5个百分点。第四,恢复公开市场运作。在回购的基础上,开展36个公开市场操作,基础货币投资总额701亿元。

但是,在持续且密集地应用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延迟并未产生足够明显的政策效果。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并未停止下降而回升。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角度来看,1996年的增长率为25.3%,1998年急剧下降至14.8%,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此外,社会总需求没有明显增加,投资增速继续低迷,消费增速保持在低水平,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经济不景气难以遏制。在货币政策有效性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遏制经济衰退。

2.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1998-2004年)

2.1。 1998年: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集中在国债上,同时使用各种政策工具,例如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措施包括:向四大国有银行发行1000亿元的10年期有息国债作为长期建设国债,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以防范财务风险;提高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一般贸易创汇收入实行折现法;国家鼓励的境内投资项目和外资项目在规定范围内的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以刺激投资;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科教投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180亿元。支付和救援支出。

2.2。 1999年:进一步提高“积极性”

1999年的财政赤字为1797亿元人民币,几乎是1998年960亿元人民币的两倍。与1998年相比,1999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政策的具体实施和运作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1999年初,中国政府发行了500亿元人民币的长期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999年中,中国发行了600亿元长期国债,专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其中153亿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贴现。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和装备产业发展,将带动技术改造投资约1800亿元。二是将扩大投资与税收调整相结合。在继续增加国债基金发行量以扩大投资的同时,中国于1999年1月和1999年7月两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达到了15.51%。从7月1日起,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为下半年的实际投资调整税按现行税率减半征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家用设备投资,可从公司所得税中扣除40%。第三是促进投资和刺激消费需求。在通过国债基金促进投资的同时,中国还从财政收入的增加中拨款540亿元人民币,以提高“三保额度”和政府机构职工的工资水平,增加居民的收入,刺激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一些费用和基金项目降低了一些费用和基金标准。据测算,每年可减轻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负担140亿元。

1999年,中国继续实行审慎的货币政策。1999年,中央银行再次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同时降低了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再贷款和贴现率。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降低至6%,基础货币通过再贴现适当增加它通过60次公开市场操作向商业银行投资了7,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资金,净投资基础余额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199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为14.7%; M1的增长率回升至17.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比年初增加7201.33亿元,同比增加4485.25亿元。

2.3。 2000年: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 2000年财政赤字为2598.2亿元,比上年增长44.69%。与前两年专注于增加财政投资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相比,2000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政策强度和使用方向进行了部分调整。除了根据预算安排发行100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国有技术改造外,下半年还发行了500亿元的国家债券,重点是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重视税收杠杆,停止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刺激民间投资。出台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并首次提议对集成电路公司免征营业税和“五免”“五分半”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消交通运输,通行费等238项,减轻企业和居民年均负担约145亿元。重点引导民间投资,安排国家债务资金90亿元,为企业技术改造贷款提供贴息;对合格的国产设备技术改造投资扣除新的企业所得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效率提高。“债转股”的实施对某些产品具有市场和发展前景,但大中型骨干企业负债累累,陷入困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的债权股权,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强企业活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下岗职工和城市贫困人口的保护。 2000年,中央财政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和基本生活补助金分别比上年增长98.1%和50.1%。低收入人群保障标准,当年全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比上年增长50%。

2000年,中国继续实行审慎的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行实名制储蓄制度;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制度;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信贷资金流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支持金融公司上市。200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降至12.3%,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M1增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至16.0%;虽然M1和M2的增长率都下降了但是,M1的增长速度仍然比M2高3.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比年初增加5532.87亿元,同比增加1668.46亿元。

在200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效应进一步得到释放,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增长率为8.5%。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消费正在恢复,消费需求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已从33%增加到4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此外,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刺激出口和技术改造的政策,促进了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达4743。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增长27.8%,进口2251亿美元,增长35.8%。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7.94%,比上年的4.19%有所提高。

2.4。 2001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中保持稳定{2001}中国的财政赤字为2598亿元人民币,与上年持平。2001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仍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基于三个主要方面:第一,继续发行建设国债。发行1000亿元建设国债,满足在建项目后续资金需求。同时发行500亿元专项国债支持西部大开发,主要用于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电东送,南电北水转移,生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增加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1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982亿元,是1998年的五倍多。其中,养老保险基金补贴349亿元;补充国家社会保障资金310亿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136亿元;养老金和社会福利支出84亿元。三是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央政府积极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001年,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继续实施技术改造贴息政策,增加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贴息贷款。截至年末,国债技改和贴息资金安排的国有重点企业已启动技术改造项目781项,中央安排科技支出373亿元。

在货币政策方面,通过调整利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其他工具来维持基础货币的适度增长,遏制通缩并刺激持续的经济增长。2001年,中央银行根据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利率政策的变化,将本外币存款利率降低了9倍。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从5%降低到1.25%,比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低1个百分点,导致外币贷款利率下降。8月,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加大了在公开市场的投入力度,当月分别回购了150亿元和300亿元,10月份分别回购了400亿元和100亿元。分别十一月。700亿元资金。为了引导票据市场规范运作,从9月11日开始,央行开始实施新的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率从2.16%提高到2.97%。2001年,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回升至1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M1的增长率继续下降至12.7%,比上年有所下降3.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未调整狭义货币M1的统计水平(包括股东存款),因此M1的增长应为13.7%。2001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亿元,增长11.6%。

2001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增长率达到8.3%。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再次回落至4.81 %。消费增长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增速下降,比上年增长7.46%,其中出口增长6.78%,进口增长8.2%。

2.6。 2002年: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贯性

由于经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中国在2002年继续加强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增加到309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9.25%。继续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比上年增加100亿元。主要用于在建国债项目,西部大开发,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南北调水,京津水资源保护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检查部门高校应扩大招生所需设施的建设。降低某些税种的税率,履行WTO承诺,降低5,332种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并将总关税水平从15.3%降低至12%;棉花,大米,小麦和玉米的出口退税率从5%提高到13%,钻石出口的出口退税率为17%;金融保险营业税税率从7%提高到6%。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 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达到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目标从1998年底的184万增加到2002年底。2060万人。支持农业发展,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使试点地区农民平均负担减轻30%,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达到245亿元;用于支持农村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农林水利等部门财政支出1088亿元,增长18.6%。

2002年,中国经济好于预期,全年GDP增​​长9.1%;价格保持低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8%;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和出口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6.9%和22.4%,增速分别提高3.9和14.6个百分点。

2.6。 2003年:微调

在2003年对现行的财政政策进行了小幅调整。财政赤字3198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发行国债6280.1亿元,增长5.83%。此外,长期建设政府债券发行量为1400亿元。积极调整和优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方向和结构,具体的投资方向主要体现“四个倾斜”:向农村倾斜,注重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向农村倾斜。倾斜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支持和引导服务业发展;向中西部倾斜,确保重点工程顺利进行;依靠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根据WTO对继续降低关税税率的承诺,进口关税的算术平均总水平将从12%降至11%。吸引外资。自2003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已合并并获得了中国非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并将国内企业改为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25%的,可以享受现行规定。优惠所得税待遇。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中央财政全年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年增长率为100%。大力推动解决“三个农村问题”。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5亿元,支持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改革已从20个省扩大到全国。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建设比上年增长13.9%。继续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资。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的投入达855亿元,比2002年增加94亿元,增长12.4%。同时,它增加了对科学技术和项目关键领域的投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拨款20亿元人民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拨款8亿元人民币,国家“ 863”计划拨款45亿元人民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计划安排33亿元人民币。生产。

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人均超过10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第四年增长,增速达到27.7%,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增长率急剧上升至34.55%;出口总额增速也大幅上升至34.6%,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2.7。 2004年:以“ positive”为名的“ Strong”

2004年的财政政策主要在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以“降低扩张强度和调整支出方向”为主题进行了结构微调。财政赤字为3192.8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减少扩张力度,减少国债发行量。 2004年安排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100亿元,比2003年减少300亿元;适当及时调整财政投资规模。财政基本建设总支出下降0.3%。支出方向的调整与以往不同,以往的财政预算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 2004年,它主要扩展到农业,林业,水利,科学,教育,文化,卫生,能源和生态建设。其中,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烟草以外的农业被全面淘汰。全年征收特种产品税,农业税减免,取消,免征农业税数十项。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16亿元,对13个粮食主产省安排细粮补贴28.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农民的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合理利用超收收入,2004年中国财政收入实际增加5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2%,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幅最大,增幅最大的一年。 。但是,财政盈余不是用来增加经常性支出,而是主要用于解决历史欠款,例如出口退税,增加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支出,减少隐性赤字,有利于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自2004年以来,财政政策实际上已经开始趋于稳定。

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6.6%和35.4%。增长率与去年基本相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34.55%降至24.89%,下降了9.6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第三,实施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

1998年至2004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国政府积极采取的反周期调整措施。中国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协调,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社会需求的全面恢复,通货紧缩的有效遏制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显着改善的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社会需求回升

从199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增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GDP增长率分别为7.8%,7.7%,8.5%,8.3%,9.1%,10%和10.1%。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计算,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每年1-2个百分点的速度推动经济增长(其中,1998年的国债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1.5%,1999年的国家推动了经济增长2% ,并在2000年将经济增长提高了1.7%)。如果综合考虑其他政策因素,例如政府债券投资和减税,转移支付和补贴,那么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更具体地体现在投资,消费和外贸出口的“三驾马车”中。

外贸出口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积极的财政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支持外贸出口,包括在初期阶段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优化出口商品退税率结构,全面实施“免税,信用,退税”。 “出口制造企业的措施;实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着力解决企业出口退税问题,有效缓解外贸企业资金紧张,营业额困难的局面,增强外贸企业的出口能力。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外贸出口总值从1998年的1,837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34亿美元,从1998年的0.5%大幅增长到2004年的35.4%,增长了近35个百分点。出口产品增长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大大增强。

3.2。企业经营效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显着增长

3.3。价格水平基本保持稳定,通货紧缩得到遏制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双重控制下,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已有明显改善,投资和消费主体的信心有所提高,社会需求有所扩大,价格上涨,通货紧缩持续包含。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CPI的增长率逐渐提高,从1999年5月的-2.2%上升到2001年5月的1.7%。经过一年的下降之后,它再次上升,直到2004年7月。峰值为5.3%。PPI的同比增长率也经历了由上而下的过程。第一阶段从1998年11月到2000年7月,同比增长率从-5.68%增加到4.50%,第二阶段从2000年7月到2002年。2月份,PPI的同比增长率下降至-4.20%,然后继续快速增长,直到2004年,2004年10月达到最高增长率8.10%。

3.4。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

通过降低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兴趣,积极的财政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热情,实施了许多技术改造,高科技产业化和设备驯化项目,并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科技产业。。安排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基础改造项目118个,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43个,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信息技术改造项目156个,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煤矿矿山洗选机械化改造项目73个,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实施118个重点连锁企业连锁经营和现代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

3.5。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的7年间,通过发行额外的国债投资,它有效地推动了大量投资,以支持地方政府,银行信贷基金和企业拥有的资金。资金,并专注于建设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998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额超过8000亿元。此后,1999年至2002年保持了每年约5%的稳定增长。2003年和2004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次逐年增加。年增长率为34.55%,并且24.89%。

交通状况已大大改善。1998年至2004年,中国共完成新建铁路5500公里,复线2998公里,电气化里程1054公里,国家铁路运营里程72000公里,分别位居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西部地区的干线公路,贫困县级公路和城县公路已完成1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000公里。中西部和西部地区有35个新建和扩建的机场以及旅游区机场。长江口,珠江口和京杭运河得到了翻新,西江和湘江枢纽也已建成。

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强大江大湖堤防3万多公里,完成1324座危险水库除险加固。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大坝工程取得了稳步进展。竣工验收,基本完成了淮河治理项目8个。成功实施了6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紧急调水。

有效地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在过去的7年中,国家利用998笔国债资金安排了998个项目,用于在地级以上的95%的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县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达到3705亿元,城市日供水能力有所提高。3580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1800万吨,日供气975万立方米。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的50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革增加了总计1.1亿亩的灌溉面积;草原的牧区归还已累积了1.9亿亩严重退化的牧场;利用政府债券资金分两批在2400多个县进行了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总投资3000亿元,有效改善了农民用电状况,减少了农民生活用电价格刺激了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3.6。金融市场表现

(1)股市表现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海外股票市场暴跌,洪水和“千年虫”恐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海和深圳股市继续向下调整。1998年底,上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1146.70点和343.85点,比年初分别下降3.97%和9.82%。1999年5月7日,北约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上海和深圳股市跳升。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然后是以互联网为首的高科技风暴。股市暴涨。上升趋势一直持续到2001年6月。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达到2242.42和664.85的最高点。到2000年底,上证综合指数和上海综合指数分别收于2073.48点和635.73点,涨幅超过50%。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的前三名(申银万国工业水平)上升了约80%。但是,这波牛市潮显然淹没了中国股市的增长潜力。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改善,周边股市也持续升温后,上海和深圳股市继续下跌。。2004年底,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1266.50和315.81点,较年初下降了15.40%和16.59%。

(2)债券市场表现

随着1998年国债发行的迅速增加和货币政策的放松,十年期国债的发行率突然从1997年的9.78%下降到5.20%。此后,从1999年第四季度到2003年底,十年期美国国债的发行率保持在3%左右。

(3)汇率趋势

从1998年到2004年,中国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在8.2762和8.2801之间波动,变化很小。自2002年以来,变化范围进一步缩小,基本上保持在8.2770的水平上。稳定的汇率大大促进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增长。

IV。风险警告

(1)从长远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产生挤出效应;

【原创】中国财政70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_国民经济

杨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其财政制度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与财政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体制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政府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根据时代的需要对财政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由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质收支组成的国民经济综合收支是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体现。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中国的财政主要是权力下放,以利益为导向,形成了与计划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体制。1992年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后,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金融体制,对金融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重要角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举行,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建立了现代财政制度。从那时起,中国根据国家治理制度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要求,深化了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预算管理体制,税收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关系。

关键字:中国金融;中国当代金融史;现代财政制度;现代化

JEL分类编号:H30; N45

中国财政已有70年历史,是中国人民探索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旅程。同时,我们吸取了教训,但最后我们看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显然,金融的作用正在更加合理地发挥。本文着重回顾1949年以来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并对这一制度演变的背景进行初步分析,以更好地了解过去70年间中国的财政状况。

I.国民经济复苏时期的中国金融

财务目标定位与国家职能密切相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使团的指导下建立金融体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必须消灭旧政府的残余力量,恢复国民经济。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增加了国防负担。从1949年到1952年,财政目标是双重的:一个是满足军事开支。另一个是恢复国民经济。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它与新政权的存续有关。为了满足财政目标的要求,迅速打破了分散财政资源的格局,建立了国家财政体制。

为了实现既定的财政目标,中国进行了财政制度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国家预算概算。1949年12月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上,财政部长薄一波作了《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草案报告》。 。这是对新中国的首次估计,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的开始。编制此预算的原则是:既要考虑投入和产出,也要考虑投入和产出,并适当地使用它们。估计收入为482.4亿公斤细粮,估计支出为594.8亿公斤细粮,赤字为112.4亿公斤细粮。在支出方面,军事支出占预算支出的38.4%;行政费用占21.4%;经济建设投资占比23.9%。当时的估算以实物形式表示,是非常初步的估算。

第二,统一的国家税收。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统一国家的税收政策,确保从系统中收集和管理税收。195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税务管理实施细则》,该条例自195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根据这项规定,全国范围内征收14种税:商品税,工商税(包括商人,商人和摊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盐税,关税,薪金所得所得税,所得税存款利息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房地产税,房地产税,特殊消费行为税(包括宴会,娱乐,冷食,酒店)和使用许可税。1950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决定》,从那时起就制定了关税。 1951年5月,颁布了“海关进出口关税”及其“实施条例”,以统一国家税收政策。

第三,统一国家金融和经济工作。这为财政体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底制定了统一金融和经济工作的政策。1950年3月3日,政府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统一国家财政和经济工作的决定》,其中包括:统一的财政收支管理;统一的国家物料管理;统一的全国现金管理。其中,统一的财政收支管理是核心和关键。

此外,自1950年6月以来,该州对金融和经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对工商业的调整(调整公私关系,调整劳资关系,调整生产-销售关系),调整税收和减轻人民负担。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基本建设资金制度,调整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财务制度。1951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1951年财政收支体系的决定》,以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为指导思想,将国家财政划分为中央,大型行政和省级财政三个层次,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范围。195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和经济工作行政权力的决定》。

195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转型。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广泛使用金融工具。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的金融体系建设以战时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财政为基础。尽管现阶段的金融体系建设仍具有战时金融的特点,但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金融已经实现了从供给金融到城市金融的过渡,国有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财务基础。1950年,国有经济收入为21.75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35.0%。 1951年为59.74亿元,占47.8%; 1952年的101.01亿元,占58.1%(《当代中国》丛刊,编辑部,1988a)。

2.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金融

(A)“五分之一”时期的中国财政状况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财政的主要目标是筹集建设资金以支持工业化。“五年计划”期间,国家财政集中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1.3%,国家财政为工业化筹集资金1241.75亿元,确保了“自立为主”的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十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694家,其中以苏联设计的156个建筑业为中心,仅基础建设投资就达588.47亿元。国家财政拨款外汇储备506.44亿元,占比86.1%。

自1953年以来,中国的财务管理系统已从中央,大型行政区域和省(市)的三级管理系统转变为中央,省(市)的三级管理系统,和县(市),降低集中度。学位,适当下放管理权限。1954年,对财政制度进行了调整:将预算收入分为三类:固定收入,固定比例收入和转移收入。预算支出基本上按隶属关系划分;根据收支,地方财政支出首先被地方固定收入和固定比例收入所抵消,而缺口则由中央政府的转移收入来弥补。分配比例固定为一年。

(2)1958年至1965年的中国金融

1.1958年至1960年的中国财政状况

1958年,中国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二十五”时期,金融的主要目标是为经济的“大跃进”提供金融支持。1958年以前,中国实行了“用支出固定收入,每年都在变化”的财政制度。1958年,财政制度改为“结算支出五年”,目的是增加地方政府的激励。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收入在五年内安排支出。自1958年以来,中国对国有企业实行了全面的利润分配制度,增加了对企业的激励。企业保留的利润,应当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安排使用。该制度从1958年到1961年实施了四年,撤回留存资金146.7亿元。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鼓励企业更新,改造和试制新产品。在企业流动性管理中,“全额信贷”是试行的。过去,国有企业的营运资金是由金融和银行“两人提供”的。财政拨款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固定的营运资金,银行贷款被用于为国有企业提供超额的营运资金。在实施了两年后,该方法被迫停止。中国在基础建设财务管理中试行了投资承包制度。一次有5,000多个建筑承包单位,约占该国总投资的40%。但是,由于不完善的投资合同制,该系统于1961年暂停。

合并税收并简化税收。1958年9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工商税(草案)》,将商品流通税,商品税,销售税相结合。税,并将印花税转变为统一的工商税。一税。另外,在商业零售领域要征收另一种税。简化纳税方式。首先,减少“中间产品”的税收。除了棉花,皮革和酒以外,其他“中间产品”通常不征税。收入被征税。税制改革的重点是在保持原有税负的基础上调整税率,注重奖励合作生产。这项改革取消了利息所得税和文化娱乐税。过于简化的税收制度削弱了税收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

在“大跃进”的背景下,财政体制偏离了正常路线。财政系统有“虚假的平衡,实际的赤字”,并且财政平衡是水合的。三年的“大跃进”等因素,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在1959年至1961年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经济倒退,财政收入下降。1961年,财政收入比上年下降37.8%。

2.1961年至1965年的中国金融

为了迎接挑战,中央政府于1961年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和改善”八字政策。国家集中财政资源,加强财政的集中化和统一化。在财政体制方面,从1961年开始,国家的财政权力基本上集中在中央,地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实行“收支放权,区域调整,总量分配”。 ,并且每年都在变化”(1959年收回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一部分收入作为中央政府的固定收入,并将基本建设资金改为中央项目资金;适当减少特殊地区,县(市)和公社的财务权利。国家预算实施中央到地方的上下册,坚持“全国象棋比赛”。财政制度加强了收支管理。财政体制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中央直接控制的财政实力已从50%增加到60%左右。强调各级财政预算不允许出现赤字,适当减少预算外资金,加强管理。

大力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并根据国家计划和批准的预算分配资金。国家重视资金的合理分配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财政按照生产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轻便,优先的原则合理配置资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生产恢复和发展。同时,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恢复和改善公司成本和资本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改善公司利润分配制度,降低公司利润保留率,并将企业的平均利润保留率从13.2%降低到6.9%,以及明确规定,企业保留的大部分利润必须用于“四项”支出,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所需的支出以及综合利用。同时,奖金和员工福利费用必须按照国家法规进行安排。企业主管部门集中的留存资金,不得超过企业留存资金总额的20%,只能用于企业间转移。1962年,除了商业部门仍然采用利润保留方法外,其他部门的企业停止了利润保留,而是撤回了公司奖金。企业所需的技术组织措施,新产品试生产成本,劳动安全保护成本和零星固定资产购置成本这四项费用改为国家资助。国有企业完成国家设定的主要指标后,可以按工资总额的3.5%提取奖金。如果国家计划没有完全完成,将按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奖金。

1965年,经济任务的调整完成,在协调的基础上,工农业生产超过了1957年的水平。总体来讲,财政调整后,通过增加收入,减少支出,节省非生产性支出,减少社会团体的购买力,消除财政赤字,实行相对集中的制度,加强集中化和统一化,确保经济平稳发展调整。

(3)1966年至1977年的中国金融

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各种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金融系统也不例外。甚至正常的财务工作也受到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金融领导机构遭受了多次打击,财政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利益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国家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两次冻结银行存款,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财政体系的影响。整顿公司财务(例如1972年清算资本),整顿机构(例如1972年恢复税务局的设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设银行的成立; 1975年,军事取消财政部控制委员会,恢复财政部和主席团的设立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于强制性计划的直接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应逐步过渡到间接管理。计划和市场的范围涵盖了整个社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应该是“国家规范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88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和整顿需要在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财政承包制,财务制和外贸承包制等领域深化和完善改革。

(2)在计划的商品经济框架内,从分权和让步到财政改革

1.财政分权和减让

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管理体制过度集中的弊端已得到充分认识,因此,改革的具体措施首先体现在权力下放和利润中。财政改革主要是系统的内部调整,它加强了系统内各种经济实体的激励。财政集中度的下降首先表现为某些地区财政支出的增加,包括支持农村改革,提高农产品购买价格以及调整多年未调整的工资。国家财政放宽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利润的保留和对企业基金制度的尝试,都降低了财政集中度,扩大了公司资金的自主性。“税收优惠”在调节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的同时,也影响了统一收支的财务和财务管理制度,对公司资金的控制权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还把权力下放给地方财政。 “吃不吃饭”是为了加强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改革,增加地方财政的自主性。最初,改革着重于农村改革。国家支持社会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实行低税率免税政策。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中国逐步建立了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并在统一对外资的工商税基础上建立了涉外税制。企业。涉外税收制度必须适应当时的国有金融现实,并为外国公司提供足够的增长空间。因此,最初建立的涉外税收制度是优惠税收制度。

2.在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框架内改革金融体系(1)进行税制改革以满足市场竞争主体的需求

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竞争的主题。1983年和1984年,中国实行了两步式的“利得税改革”。“赋税”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辅以市场调节”的产物。确定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的目标后,“利税”计划的第二步可以更顺利地进行,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这样,中国就形成了以流通税为主体,多种税制协调配合的复杂税制。

除国有企业外,市场竞争主体还包括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于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政府不能通过统一的收支进行管理。中国需要与这种经济现实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改革后,中国的营业税包括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所得税包括国有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1985年),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1986年),私营企业所得税(1988年)和个人收入。调整税(1987)等涉外税制中的个人所得税制继续实行。 1991年7月1日,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正式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此外,中国还征收了一系列税款,例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

(2)适应间接宏观调控需求的财政改革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间接的财政监管。在来自计划经济的中国,经济问题的短缺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如何防止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应是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不过是投资和消费。在计划经济下,减少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和社会团体的购买力可以防止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在建立商品经济的过程中,政府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调控,但这不适用于系统外资金导致的投资通胀和消费通胀。随着地方自治和企业自治的扩大,预算外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资本建设资金来自银行。投资和消费通胀已成为宏观调控中的主要问题。金融只能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只能通过税收来抑制投资和消费。在控制投资方面,主要是新税的设立,例如199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该税是从1983年征收的建筑税转换而来,以控制基本建设的规模。在控制消费方面,中国引入了一系列新税种,例如奖金税,工资调整税和特殊消费税。

外向型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始于1983年,此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87年12月31日,财政部阐明了全面出口退税的基本原则。此外,为鼓励股份制试点改革,中国实施了更为优惠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为了调整资源基础收入,1984年10月1日开始征收资源税。扩大增值税范围,相应减少产品税范围。从最初使用“扣除方法”和“减税方法”到统一使用“扣除方法”,还对增值税的征收方法进行了调整。税收在促进工业和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采取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简而言之,税收的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3)适应权力下放需求的财务承包制

“分餐”突出了地方政府的利益。1980年和1985年的财政体制改革都强调“等级契约”。所不同的是,1980年,“收支分开”在1985年变成了“分税收支”。1988年,明确提出实施地方财政合同。一般来说,1980年代的财政制度是一种财政契约制度。财政合同制动员了当地人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滥用减免税政策,“为人民藏财富”和“为企业藏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财务困难。

在此期间,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共存,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共存,计划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市场开始发挥作用。无论如何,税收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已开始受到初步关注。财政改革逐步打破了收支统一的格局。同时,为了适应新经济力量的增长,财政制度也作了相应调整。但是,由于进行了财政运作,除1985年以外,其他所有年份都出现了财政赤字,并且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财政困难。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央政府的财政运作陷入困境,“复兴金融”变得迫在眉睫。相应地启动了税收共享制度的试用,迫切需要其他财政改革。

第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财政状况:1992年至2012年

(一)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商品经济计划改革的目标尚未消除。随着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限制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突出。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尚未完全了解。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发表讲话。经过扎实的准备,市场经济不再是一个禁区。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目标。经济改革,并确定市场应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为资源配置奠定基础。影响。

1994年,中国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包括财政和税收,金融,投资和企业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是转向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仍然存在非理性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分配关系和农民的收入。问题包括缓慢的增长,突出的就业冲突,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加以及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弱。这些问题是由制度障碍引起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改革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致的。在计划商品经济框架下对金融体系改革的探索具有许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基本方向。市场经济要求平等对待公共和非公共经济,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财政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财政体制必须突破传统的公有制金​​融和计划金融的约束,打破对中国金融在1980年代曾被视为“经营管理”金融的误解。

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商品经济的限制区域,但计划经济的力量仍然非常强大,市场无法在资源分配中发挥根本作用。这也是经济短缺的时期。提倡利用税收杠杆影响许多商品的价格。显然,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干扰微观经济的运作。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提出,更加中性的流转税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1994年,税制改革选择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通税制,这符合改革的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利用经济杠杆来实施宏观经济总量控制。财政政策是重要的经济杠杆,总控制必须从行政直接控制方法转变为建立间接控制系统。与计划的调控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奖金税和国有企业工资调整税,导致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因此,改革将不可避免地取消此类税收。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公平竞争要求对所有制企业实行统一的税收待遇。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政府收入应统一纳入预算,预算与预算外也不应有区别,更不用说系统外了。财务信息应该是公开和透明的,财政决策应在法治,民主化和科学法治下进行。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支出应同等对待。所有企业和个人应在统一的税制下纳税,应享有相同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城乡之间不应有差异。政府间财政关系应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同时在激励地方政府的同时,应避免“主要经济”问题。符合上述条件的财政为公共财政。中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公共财政,并在1998年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2003年后,它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财政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2006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为实现城乡金融统一化迈出了重要一步。2008年,统一了国内外企业所得税制度。2009年1月1日,城市房地产税被取消并纳入房地产税。从那时起,国内外税收制度已经统一。

现代市场经济也需要财务管理效率。2000年,部门预算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改革促进了财务管理的进步。政府采购制度也逐步完善,通过政府采购增加了财政支出,节省了大量财政资金。

在这一阶段,宏观财政管理体系逐渐形成,1998年和2008年两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宏观经济的稳定。

V.中国的金融适应国家治理的现代化:2013年至今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13年11月12日,为了实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把市场在分配资源中的“基本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市场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改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民族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改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政府职能完善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第五部分对财税体制改革做出了特殊安排,为财政财政树立了新的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在以前的改革和中国的财政实践中是前所未有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这是对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的更直接,准确的总结。深化财税改革的重点在三个方面:政府预算改革,税制改革和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实际上,《关于国有企业利润支付的决定》,公共预算与国有资本运营预算之间关系的定义,对官邸制度的探索探索以及对公共机构的改革与财政改革息息相关。

(II)建立现代预算系统:2013年以来的预算改革

2013年5月24日,国务院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201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开放,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实行全面,规范,开放,透明的预算制度。中共十九大报告还呼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科学,有约束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样,预算管理系统改革的总体方向(建立现代预算系统)就可以得到更清晰,更全面的陈述。

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投票通过了修改预算法。修订后的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生效。预算转向以结果为导向是大势所趋。中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全面,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绩效预算改革的先声。

预算管理的重点不是收入任务。收入预算旨在科学,准确地预测收入。支出安排是预算管理的重点。预算审查的重点已从平衡状态和赤字规模扩大到支出预算和政策。预算支出强调与政策目标的联系,并与国家治理目标密切相关。预算管理要求清除和标准化与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或GDP相关的关键支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打破年度平衡约束,促进中期财政计划改革的要求。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财政透明度,完善财政决策信息支持系统。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是技术性很高的,需要根据国情并努力取得实际成果(杨志勇,张斌,2017年)。债务管理风险直接影响财政可持续性。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至关重要。

应该通过互联网对预算进行更多公开,以促进社会监督,同时帮助社会各阶层为国家治理贡献更多智慧,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2015年开始,省政府一直在发行债务。地方债务规模的扩大日益凸显了地方债务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性。预防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预防和解决重大风险斗争的组成部分。最警惕的是当地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约束机制最为重要。地方政府应对他们的举债活动负真正责任。

预算管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反映了社会进步。未来的预算改革应在响应社会的同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提供基本支持。作为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交集,预算改革永远不会使这项任务变得容易。国家治理需要良好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需要适应现代财务系统动态治理的要求(Yang Zhiyong,2015)。从某种意义上说,预算改革将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个过程。

(3)建立现代税制:2013年以来的税制改革

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税制改革一直在加速,税收的合法化也在加速。以下主要描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等特定税制的变化。

从2012年1月1日开始,营业税改革是按增值税征收的(即“营业改革”)。审判于2016年5月1日开始,营业税退出了中国税制的阶段。“企业对企业增加”的试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在某些地区的少数行业进行试点;第二,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其次,一些行业的试点项目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第三,营业税由增值税代替。2018年确定的增值税税率的三层和两层改革方向将减轻税收负担,同时满足增值税中性作用的要求。自2008年5月1日起,增值税的两种税率分别为17%和11%,分别降低了1个百分点至16%和10%。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投票通过了一项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是建立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重要一步。从1月1日起,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将转变为全面的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度。居民个人综合收入的综合税收和特殊减免制度的引入,大大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并强调了个人所得税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反映减税政策的要求并更充分地体现个人所得税减免的效果,从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将首先提高工资的基本扣除标准。最高5000元/月,并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收入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收入,应首先采用新的所得税率。

自2008年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以来,企业所得税制度已进入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大多数调整是局部的,一些是带有声音系统的策略,有些具有特定的时间限制。对于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购置的新设备和家电,其单价不超过500万元,实行一次性税前减免政策。此外,还制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高科技企业和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的投资,并增加了研发费用。和发展。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资源税从价改革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2018年1月1日起征收环境保护税。如何处理环保部门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现有的一些税收,例如消费税,具有促进环境保护的作用。还需要统一考虑如何协调这些税收之间的关系。

此外,2018年州和地方税务机构的合并也是一个重要事件。合并国家土地税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税务部门本身的范围。国家和土地税的合并是为了优化税收制度的建立。合并后税收征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公共服务成本,从而真正改善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IV)建立现代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自2013年以来的分层财政改革

1.权力和支出责任划分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央和地方政府行政权和支出责任司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49号)(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权力和支出责任改革的框架性文件,于2016年8月16日发布。根据《意见》,中央财政主要负责国家安全,外交,中央国家机关的运作,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和直接管理事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地方财政主要负责国家机关运作以及该地区经济和业务发展所需的支出。《方案》将涵盖人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现行管理制度和政策相对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共同​​承担支出责任,以人或家庭为补助对象或依据。发行以及需要优先级和关键保证的主要基础知识首先,将公共服务事务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财政权力的范围。《建议》建议参照现行财政担保或中央补贴标准,制定9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担保基本标准。在确保基本国家标准到位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高于基本国家标准的区域标准,并应事先按照程序向上级报告并执行。 。对于不容易或暂时不适合制定国家基本标准的9个项目,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区域标准。满足条件后,中央政府将制定国家基本标准。另有法律,法规或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定,从其规定。“计划”要求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系统。在一般转移支付下,应建立共同的财务分类和分阶段转移支付。原则上,改革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性转移支付安排中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共同财务事项,应统一为共同财政事项分类,分阶段进行。,充分体现和有效履行中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项支出的责任。该计划还要求改革省以下的支出责任划分。中央政府应当加强对省级以下财政财权和支出责任分工改革的指导;省政府需要考虑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各种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利益范围和均等程度,结合省以下的财政水平制度上,合理划分省级以下政府支出责任,加强省级协调,适当提高和提高省级支出责任;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自身的财政资源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优先用于基础公共服务,并承诺提供基础服务。公共服务组织履行责任。

自2013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直在不断优化。从2008年的“结构性减税”到2018年的大规模减税减费,既是政策重点的转变,又是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性能。自2013年以来,中国还积极探索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BEPS行动计划的制定,并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税收秩序的形成;它还促进了在金砖国家建立和运作新的开发银行,并促进了形成全球治理秩序。

VI。结论

对新中国金融的70年现代化探索既是对发展导向型金融的探索,也是对市场导向型金融的探索。最初,中国的金融适应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为快速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筹集了资金,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主要服从国家计划的需要。在努力实现财政平衡的同时,我们尽力保证计划的执行。在市场化改革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明确规定了目标之后,财政本身的平衡就让位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上。2013年以来,“金融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定位提出了全面改革金融的要求。尽管在2013年确立了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目标很明确,但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金融体系现代化70多年。为了满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中国的金融正在全面改革。回顾过去70年来中国的财政状况,我们可以发现,金融业已根据时代背景进行了相应调整。这样,中国的财政经历了一个难忘的70年,现在正拥抱着越来越光明的未来!

个参考

[1]金融智库编辑部:“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张卓远先生访谈录”,“财经智库” ,2017年第5期。

[2]《当代中国》编辑部:“当代中国金融”(第一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金融》(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向怀城,主编:《中国金融五十年》,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

[5]向怀城,主编:《中国金融通史》,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

[6]杨志勇和杨志刚:《中国财政改革30年》,葛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7]杨志勇,张斌,唐林敏主编,《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2017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