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动汽车要不要交个人所得税-中东省个人所得税附征率的公告2018

提问时间:2020-04-30 06:57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30 06:57
最佳答案

抽奖得到一辆汽车要交个人所得税,那把它卖掉后得到的钱是不是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如果您以彩票方式购车,则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并缴纳20%的意外所得税

提车时,您可以带买家提车。您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当然,你的是彩票。您必须支付20%的费用是合理的个人的偶然所得税;所谓的节能补贴3000就不会给你。扣除一些不清楚的费用后,您的汽车价格并不高。如果它是最低的1.3手册,您手中最多将剩下3W。最好将其交给亲戚或您的员工。

工资中那些不要交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4条:《税法》第4条第4条提到的福利费是指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社会组织用工会基金支付给个人的福利费或生活补贴。

因此,上述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定生活补助费范围的通知,国税发〔1998〕155号规定:

2.以下收入不属于免税福利费的范畴,应将其纳入纳税人的工资和薪金收入中以计算个人所得税:

(1)超过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的各种补贴和从福利费和工会资金中支付给个人的补贴;

(2)所有补贴和从福利费和工会基金支付给单位员工的补贴;

(3)个人购置的汽车,住房,计算机等不属于生活费用的临时补贴。

公司的福利费是否应免征个人所得税,应根据上述税法征收。

2018年全国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付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1,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5000元(起点)-特殊扣除(三险一金等)-特殊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税收项目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综合收入(工资,薪金收入,劳务收入,手稿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采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并按月应税收入计算税额。税率根据个人每月工资和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等级。最高级别为45%,最低级别为3%,共7个级别。

2.第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于营业收入。按年计算并按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年收入应税收入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和租赁经营性应税收入分为等级,最低为5%,和最高的1级是35%,共有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利息,股息,股息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意外收入和其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并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

扩展数据

国家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文件和规定,个人的主要减免税政策所得税是:

(1)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之上的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获得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奖项,环保等豁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设立乡(含乡)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县(含县)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事业单位和章程或类似组织,并奖励愿意这样做的人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奖金或奖品免征个人所得税。

(3)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和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具有利息的个人免征个人所得税。

(4)国务院《关于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第5条规定: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

蔡水子(1999)第267号进一步规定,应当获得按照国家或省地方政府规定比例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通过将其存入银行的个人帐户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Guo Shui Fa(1999)第180号文件还进一步规定,在中国工商银行开设教育存款专用帐户并享受优惠利率存款,对所得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5)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指国家向那些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发出的具体法律通知,一般指国务院批准的其他项目补贴和津贴以及免税补贴和津贴(目前仅限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学术津贴和高级院士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6)福利费,即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导致雇员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出现某些困难,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将从以下方面获得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费用或工会资金支付给雇员的临时生活困难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以下收入不属于免税福利费的范围,应将其收入工资和薪金收入中以计算个人所得税:

①各种补贴和从福利费和工会资金中支付给个人的补贴,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

②每个人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员工的补贴和津贴;

③个人购买汽车,房屋,计算机等的单位不是临时生活困难的补贴。

(7)养老金和救济金(指民政部门向生活困难者支付的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8)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赔偿免征个人所得税。

(9)军事人员的过户费和复员费免收个人所得税。

(10)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支付给干部和职工的安置费和离职费退休金),退休金,退休工资和退休生活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11)中国政府签署的国际公约和协议规定,免税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017年哪些费用不用交个人所得税

1.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和津贴

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和津贴,是指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高级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津贴和津贴。

2.退休人员的薪水

包括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支付给干部和职工的安置费,退休金,退休工资,退休工资和退休生活津贴。

预防措施:

1.除按规定收取退休工资或退休金外,从原单位获得的各种补贴,奖金和事务,应在扣除费用扣除标准后缴纳税款;

2.申请退休时获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不是免税的退休工资收入,应缴纳个人税;

3.退休人员从再就业中获得的收入应在扣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支出扣除标准后征税。

3.延长单位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的工资,补贴等

高级专家是指享受国家规定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学者和院士。

1.对于从劳资关系所在地的单位获得的高级专家,该单位按照相关的国际规定向雇员支付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和其他收入,退休工资和退休工资,并且免税税

2.除了上述收入外,高级专家还必须为各种收入缴税,例如培训费,讲课费,顾问费以及从劳资关系以外的地方获得的报酬位于。

4.个人福利费

不免税的个人福利:

1.超过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的福利费,各种补贴和以工会资金支付给个人的补贴;

2.所有补贴和从福利费和工会基金中支付给单位雇员的补贴;

3.对于个人购买的汽车,房屋,计算机等单位购买的产品,不是临时生活困难的补贴。

五,独生子女津贴和育儿津贴

超出规定标准的部分,计入工资,薪金并缴纳个人税。

六。差旅津贴

旅行费用津贴不是一种工资或薪金性质的补贴或津贴,也不是纳税人从其工资或薪金中获得的收入,也不征收任何税款。

7.误喂津贴

根据财务部门的规定,由于实际业务错误而在城市和郊区因工作而无法工作或不能回去吃饭的人确实需要外出就餐的个人,按照规定的标准收取餐费。请注意,某些单位以餐误补贴的名义给予员工的补贴和津贴应纳入当月的工资和应税收入。

8.公务用车和通讯系统改革获得的个人商务车和通讯补贴收入II

在扣除一定标准的官方费用后,这部分收入将从按工资和薪金项目计算的税额中扣除。

9.上市公司的股利

1.如果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获得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超过1年,则股息股息将暂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2.如果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获得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持股期限超过1个月且少于1年(包括1年),则全额股息将暂时减少50%。剩余的50%以20%的税率征税。

十,五种保险和一金

1.实际按规定比例交付的个人免征个人税。实际按规定比例交付的个人可以从个人应税收入中扣除。

2.实际缴纳了上一年雇员平均月薪12%以内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从该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女雇员依法获得的生育津贴或其他津贴和生育保险补贴免税。

十一,军人调动费,遣散费

1.不属于个人的免税项目或​​补贴和津贴

包括政府特殊津贴,福利津贴,配偶离职津贴,对没有工作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补贴,仅子女的军事医疗费用,育儿津贴,军方以上干部的公共服务费用以及军事食品津贴餐饮。

2.没有税收补贴和补贴

包括军事职业津贴,由军队设立的艰苦地区津贴,专业津贴,基层军官津贴和食品津贴。

12.残疾人,孤儿和烈士的工资和薪水

十三,公务员薪金制度的实施不包括基本工资总额,津贴差额和家庭副食补贴的补贴。

14.个人因与雇主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条件:收入少于上一年本地雇员平均工资的3倍的部分免税

超额部分可被视为一次获得数月的工资收入,并且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

15.从破产企业获得的安置房收入

16.以低价出售单位员工的住房

17.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1.在年金支付链接中,单位按照规定为员工支付年金,个人帐户中包含个人时不缴纳个人税;

2.个人按年金支付的年金部分应从当期个人应税收入中临时扣除,但不得超过我已支付税基的4%薪水;

3.在年金基金的投资环境中,当收入分配包括在个人账户中时,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4.在年金支付过程中,要征税。

18.个人捐赠

注意:捐赠金额中不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扣除。

19.特殊派对费用

个人党员通过党组织为抗震救灾支付“特殊党费”,可在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前扣除。

二十岁,来自海洋运输人员的薪水收入

海洋运输机组人员的月薪和工资收入统一扣除3500元,允许额外扣除1300元,即总扣除费为4800元。

21.其他扣除额

是指纳税人获得的工资和薪金收入,每月扣除额为3500元,扣除额为1300元。范围限于:

1.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在华外国企业工作的外国人员;

2.在中国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外国专家;

3.在中国有住所2并在中国境外工作或受雇以获取工资的个人;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