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行业是不同的。从税收的角度来看,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得税预警税率如下:
具体的实际税负税率由正常的业务运营,正常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单确定
税负预警是对税负偏离行业平均值的企业进行预警管理,以解决税收风险。例如,某个行业的企业所得税负担的平均值为1.5%。如果该行业的预警值比平均值低40%,那么所得税负担低于0.9%的公司将进入预警范围。
1.该税法没有具体规定,但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同一行业,同一地区的纳税水平内部规定了税负。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了增值税的税负(当然是内部税)。生产企业未规定1-3%的所得税,因为无法规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生产方法。
其次,根据销售额计算
所得税负担比率,即所得税负担比率。
所得税税率是支付的年度所得税占企业总收入的百分比。
例如:一个企业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为100万,企业的会计利润为100,000元,年所得税为30,000。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应付所得税/销售收入* 100%
扩展配置文件:
首先,降低销售价格,您可以比较一段时间内的销售趋势,并说明为什么降低销售价格。如季节性,供过于求,激烈的商业竞争等。
其次,当购买价格上涨时,可抵扣的进项税也将增加,因此销项税与进项税之间的差额将减少,税收负担率将降低。
3.某个时期内更多的购买,更少的销售,更多的进项税额扣除和更少的销项税额也将减少此期间的税负税率。
对于一般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评估,税负税率是重要的评估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公司税负税率是否合理。
实施“金税计划”后,税务部门更容易获得行业平均数据,但要掌握不同公司之间的个体差异则更加困难。要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点入手。对于生产相同产品的公司,由于生产和经营方法的不同,其税收负担率将大不相同。
所得税负担率=应付所得税/利润总额×100%
租赁业1.50%特殊设备制造业2.00%饮料制造业2.00%
商业服务2.50%批发1.00%零售1.50%
建筑安装行业1.50%计算机服务行业2.00%纺织行业1.00%
纺织,服装,鞋和帽子制造业1.00%娱乐6.00%房地产4.00%
餐饮业2.00%
序列号
行业
预警税负担率
1
餐饮
2.00%
2
公路运输
3
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1.50%
4
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
5
房地产
4.00%
6
纺织品,服装,鞋子和帽子的制造
1.00%
7
纺织工业
8
纺织业-袜子业
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
废弃的资源和废料回收和加工行业
11
手工艺品和其他制造业
12
手工艺品和其他制造珍珠
13
化学原料和化学产品制造业
14
计算机服务行业
15
家具制造
16
建筑安装行业
17
建材制造
3.00%
18
建材制造-水泥
19
金属制品业
20
金属...所得税负担率=应付所得税÷总利润×100%。
金属制品业-春季
二十一
6.00%
二十二
居民服务业
1.20%
二十三
零售
二十四
木材加工以及木材,竹,藤,棕榈,稻草制品业
25
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服务
1.10%
26
农副食品加工业
27
批发
28
皮革,毛皮,羽毛(羽绒)及其产品
29
其他采矿业
30
其他服务
31
其他构造
32
其他制造业
33
其他制造业-管道行业
34
其他制造业-热水管件
35
商业服务业
2.50%
36
食品制造业
37
塑料制品业
38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
39
通用设备制造
40
家畜
41
制药业
42
饮料制造
43
打印和复印打印
44
娱乐
45
纸和纸制品业
46
专业机械制造
47
专业技术服务行业
48
特殊设备制造
49
租赁行业
税收评估的一般分析指标及其用法
1.共同的指标和功能
(1)收入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率=(当前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果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率超过警告值范围,则可能会出现收入低估和多行成本之类的问题。使用其他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
(2)成本评估和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
每单位制成品的原材料消耗率=当前期间的投入原材料÷当前期间的最终产品成本×100%。
分析当期每单位产品消耗的原材料与当期生产的制成品成本的比率,以确定纳税人是否存在账外销售问题,是否使用了不正确的库存评估方法,无论是制成品的成本还是人为调整的收入金额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当前主营业务成本-基准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营业收入。
主要业务成本变化率超出警告值范围,并且可能存在诸如未计算收入的销售,多行成本以及税前扣除范围扩大的问题。
(3)成本评估和分析指标,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主营业务费用的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比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要营业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果差异很大,则可能存在多个成本问题。
运营(管理,财务)费用变化率= [当前运营(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运营(管理,财务)费用]÷基本运营(管理,财务)费用×100%
如果营业(管理,财务)成本的变化率与上一期间显着不同,则可能存在税前营业(管理,财务)支出的多重问题。
成本费用比率=(当期营业费用+当期管理费用+当期财务费用)÷当期主要营业成本×100%。
分析纳税人的期间费用和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与预警价值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很大,则公司可能有多个期间费用。
成本和利润率=总利润÷总成本和费用×100%,其中:总成本和费用=主营业务总成本+总支出。
与预警值相比,如果企业当前的成本和利润率异常,则可能会有多行成本和费用。
税前费用的评估和分析指标:薪金扣除限额,“三项费用”(员工福利支出,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用)扣除限额,社会娱乐支出列出的支出(商务娱乐扣除限额)公益救济捐款扣除限额,启动费摊销额,技术开发成本加扣除额,广告费扣除限额,业务推广费扣除限额,财产损失扣除限额,不良(不良)账户损失扣除限额,总公司管理费扣除额,社会保险费扣除额,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等。
如果申报的扣除(摊销)金额超过了允许的扣除(摊销)标准,则可能会出现诸如未按规定进行税收调整以及擅自扩大扣除(摊销)基础的问题。
(4)利润类型评估和分析指标,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主营业务利润的变动率=(当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其他业务利润-基准期其他业务利润)÷基础期其他业务利润×100%。
如果上述指标与警告值相差很大,则可能存在超支成本或排除或排除收入的问题。
税前弥补损失扣除限额。根据税法审查并分析允许弥补的损失金额。如果报告的损失赔偿额大于税前损失赔偿扣除限额,则可能会出现诸如未申报税前赔偿之类的问题。
营业外收支的增加和减少。与营业外收入相比,营业外收入的增减明显减少,可能存在隐藏营业外收入的问题。营业外支出的增减比基准期间增加的更多。营业外支出中可能包含不合规支出。
(5)资产评估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
的净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分析纳税人对资产的综合利用。如果指标和预警值之间的差异较大,则可能存在隐藏收入或增加闲置未使用资产的折旧的问题。
总资产周转率=(总利润+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库存周转率=主要业务成本÷[(期初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成本)÷2]×100%。
分析总资产和库存周转率,并推测销售能力。如果加快总资产周转率或库存周转率,并减少应税税额,则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和虚增成本的问题。
应收帐款(付款)的变化率=(期末应收款(付款)帐户-期初应收款(付款)帐户)÷期初应收款(付款)帐户×100%。
分析纳税人的应收帐款(付款)的增减,以确定销售变现和可能的坏账。如果应收帐款(付款)的增长率增加,而销售收入减少,则可能存在隐藏收入和虚拟增加成本的问题。
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基期的固定资产总折旧÷基期的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0%。
固定资产的固定折旧率高于基准期的标准值,并且可能存在固定资产税前折旧过多的问题。要求企业提供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并分析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变动的原因。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其中:总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总资产在扣除累计折旧后为净值。
分析纳税人的业务活力并判断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如果资产负债率与预警值之间的差异较大,则企业的偿付能力存在问题,必须考虑对税收的影响。
其次,指标的匹配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的匹配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的。(1)当比率<1且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且两者均为负数时,可能存在企业列示更多成本和费用并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2)当比率大于1且差异较大时(两者均为正数),可能会出现诸如多列成本和扩大企业税前扣除范围之类的问题。(3)当比率为负数时,前者为正数,后者为负数时,可能会出现多列成本和企业税前扣除范围扩大的问题。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有疑问的纳税人:结合对“主要业务利润率”指标的分析,以了解公司多年来主要业务利润率的变化;到“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异常的企业应通过年收益和附表分析企业的收入构成,以确定是否存在低估收入问题;在“资产负债表”中合并“应付帐款”,“预付款帐”和“其他”分析应付账款开始和结束时的账户以及其他账户。如果期末末“应付帐款”和“其他应付帐款”红色字母和“预收帐款”大幅增加,则应该存在收支不足的问题。
(2)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的匹配分析
通常情况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的,并且比率接近于1。当比率<1且相差较大且均为负数时,可能会出现多列成本等问题。扩大企业的税前扣除范围;当比率大于1且差异较大时,两者均为正,可能会出现多列成本和税前扣除范围扩大等问题;当比率为负,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有企业多重成本和费用以及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引起这一怀疑的纳税人:通过分析公司的年度申报表和时间表,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指标来分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表”,了解公司收入的构成,确定是否存在收入低估;在“资产负债表”中结合“应付帐款”,“预付款帐”和“其他应付帐款”分析期初和期末的金额,例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中的红色字母,以及“预收账款”期末的大幅增加,应判断为存在低估收入问题;分析报关单和附表以了解企业的成本负担情况,并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和盘点存货(包括成品,在制品,材料)。
(3)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的匹配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增长的。如果比率<1,并且差异较大,并且两者均为负数,则可能存在多行成本和税前扣除范围扩大的问题;当比率> 1且差异较大时,两者均为正数,则企业可能成本和支出有多列,并且扩大了税前扣除范围;当比率为负,前者为正,而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和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有疑问的纳税人:将“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帐款”,“应收帐款”和“其他应付帐款”的开始和结束相结合分析编号。如果“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中有红色字母,并且在“已收账款”末尾有大幅增加等,则应判断存在低估收入的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年度申报表和附表分析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和盘点存货(包括成品,在制品和物料)不足的问题;结合“主营业务费用率”和“主营业务费用变化率”分析这两项指标,并与同行业水平进行比较;通过这三个费用的“损益表”分析年度运营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数据。,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起止情况,分析财务费用的增加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基础设施贷款利息包含在贷款余额中的问题。当前财务成本。
(4)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的匹配分析
当两者之比大于1时,两者均为正数,则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问题;前者是积极的,而后者是消极的,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5)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利润率的匹配分析
综合分析当期利润率和上年同期利润率,当期利润率和上年同期利润率,总资产本期营业额周转率及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如果当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之比> 0,则上年同期当前利润率-销售利润率≤0,流动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去年同期比率≤0,说明该时期资产使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收入不足以弥补销售利润率下降带来的损失。可能存在诸如隐藏的销售收入以及多行成本和费用之类的问题。如果当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之比≤0,则上年同期当期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0,当期资产利润率-资产去年同期利润率≤0,这表明资产使用效率的降低导致资产利润率的降低,并且可能存在隐藏的销售收入问题。
(6)分析存货变动率,资产获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
比较当前期间的利润率和上一年同期的利润率,以及当前期间的总资产周转率和上一年同期的总资产周转率年。如果在此期间库存没有明显增加,即库存变化率≤0,则该期间的总资产周转率-去年同期的总资产周转率≤0,则可能存在隐性销售收入问题。
附件2:按税率评估的具体分析指标和使用方法
1.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和使用方法(1)增值税税负税率(简称税负税率)
增值税负税率=(当期应税金额÷当期应税主要业务收入)×100%。
计算并分析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率,并将其与销售变化率等指标结合使用,并将销售变化率和税收负担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则销售变化率高于正常高峰,税收负担速率低于正常峰值;销售变化率低于正常峰值,税收负担率低于正常峰值,销售变化率和税收负担率高于正常峰值。使用全国范围内丢失和被盗的增值税发票查询系统来检查和验证减税券。
根据评估对象提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税收信息,进行毛利率计算分析,库存,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分析指标分析对异常申报的原因作进一步判断。
与警告值比较。如果销售变化率高于正常峰值且税收负担率低于警告值或销售变化率正常且税收负担率低于警告值,则进项税额是重点评估以验证输入扣除范围是否已扩大或被欺骗。进项税额抵扣,未申报抵扣等问题,应与销项税计算正确性的确认相对应。
对销项税的评估应集中在核实账外业务,隐瞒,应税销售的逾期报告,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的混淆,税率的滥用等问题。
(2)工业(商业)增值分析指标
1.工业(商业)行业的应纳税额和增加值弹性分析
应纳税额和工业(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税金额增长率÷工业(商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其中:
应付税款增长率=(应付当前税项-应付基础税)÷应付基础税×100%;
工业(商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基期工业(商业)工业增加值×100%。
应付税款是指纳税人应缴的增值税;工业(商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和税金之和。如果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则企业可能存在税收少缴的问题。应当采用其他有关税收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进一步分析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评估纳税申报的真实性。
2.行业(商业)行业增值税负担分析
工业(商业)增值税负担的差额比率= [所有者的工业(商业)行业增值税负担的税额÷同一行业(商业)工业增值税负担的税]×100%。其中:
企业的工业(商业)产业的增值税=企业的应纳税额÷企业的工业(商业)产业的增值税;
同一行业的行业(商业)增值税=同一行业的应纳税总额÷同一行业的行业(商业)增值税。
应用此指标分析行业(商业)行业的增值税负担与同一行业的行业(商业)行业的增值税负担之间的差异该公司可能会存在诸如隐瞒收入和少缴税款以及与其他相关评估指标和方法相结合进行进一步分析以评估其声明的真实性等问题。
(3)进项税控制额
本期的进项税控制金额=(本期末的存货与期初相比增加了+本期的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的数量比期初减少)×主要外购货物增值税率+当期货运费用数×7%。
比较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当期进项税和纳税人财务报表中计算出的当期进项税;与纳税人历史时期的进项税控制进行纵向比较;和同一个行业1.本期相同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横向比较;与税务管理人员本期持有的当期进项税额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评估评估对象的真实性。
要进行具体分析,请先计算当期的进项税控制金额,然后将其对照进项税额中的当前进项税金额检查进项税控制金额。如果前者比后者小得多,则可能存在错误的进项税额,并且预先申报的未付购货款,用以扣除进项税。
(4)投入产出评价和分析指标
投入产出评价分析指数=当期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投入量÷每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使用量。
每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使用量是指同一地区和同一行业中每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平均使用量。分析投入和产出指标以计算企业的实际产出。根据实测产量与实际库存的比较,确定实际销量,进一步计算企业的销售收入。如果测得的销售收入大于申报的销售收入,则公司可能存在隐藏销售收入的问题。通过其他有关税收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并根据掌握税务负担变化的实际情况与税务管理者进行比较,评估评估对象申报的真实性。
2.内资企业所得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1)分析索引
1.所得税税负税率(简称税负税率)
所得税负担比率=应付所得税÷总利润×100%。
与本地行业的同期和企业的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会出现诸如忽视或低估销售(营业)收入,增加成本成本以及扩大范围的问题。税前扣除。深入评估和分析相关指标。
2.主营业务利润税负担率(简称为利润税负担率)
利润税负担率=(当期应交税额÷当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以上指示器设置了预警值,并将其与预警值进行比较。与当地同行业和同期公司的基本所得税负担率相比,如果低于预定值,则公司可能会产生销售收入,多重成本,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进一步分析。
3.应税收入的变动率
应税收入的变化率=(评估期的累计应税收入-基期的累计应税收入)÷基期的累计应税收入×100%。
在企业处于优惠税期之后,如果该指标发生较大变化,可能会出现收入不足,多行成本和人为调整利润的问题;可能还存在诸如不合理的成本匹配之类的问题。
4.所得税贡献率
所得税贡献率=应付所得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本地行业同期相比,与同期企业的基本所得税贡献率相比,被认为是异常的,可能没有或被低估了销售额(经营中)收入,多重成本成本,扩大的税前扣除额等。问题,相关指标(如所得税变化率)应用于进一步评估和分析。
5.所得税贡献率的变化
所得税贡献的变化率=(评估期中的评估所得税贡献率-基础所得税贡献率)÷基础所得税贡献率×100%。
与公司的基准期指标和本地行业的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会存在排除或低估销售(营业)收入,额外成本以及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
使用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深入详细的评估,并结合上述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公司销售(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及其成因的变化和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