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软件已进入智能时代。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可以自动填写和自动生成,准确性高。如果有问题,可以一键跟踪,以方便问题查找。
标头项目
1.“税期”:税期的当月第一天(季度)至该月的当月最后一天(季度)。对于
在年中开放的时间,“税期”应为从当前月份(季度)开始到该月最后一天(季度)的一天。从下个月(季度)开始,根据正常情况填写报告。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姓名”:在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中填写纳税人全名。
个特定项目
(1)应税收入的计算
1.纳税人填写此表的第1至6行,“根据总收入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总收入”:填写今年获得的总收入。
2.第2行“非应税收入”:填写包含在纳税人总收入中但不征税的财务拨款,依法收取的行政费用,并包括在财务管理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写纳税人计入总利润但不受税收法规免税的收入。
4.第4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并报告。第4行=第1行-第2行-第3行
5.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并报告。第6行=第4×5行。
7.纳税人填写了此表格的第7至9行,这些纳税人“根据成本检查应纳税所得额”。第7行“费用总额”:填写今年发生的费用总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税率”:填写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税率。
9.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并填写。第9行=第7行÷(1-第8行“应税收入率”)x第8行。
(2)应付所得税金额的计算
1.第10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2.第11行“应付所得税金额”:
(1)对于根据总收入批准应税收入的纳税人,第11行=第6行×第10行。
(2)对于根据成本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9行×第10行。
(3)应付所得税的计算(退款)
1.第12行“减少:符合条件的小型和小型利润企业减少所得税金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要求的小型和小型利润企业的减免税。前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少于人民币10万元(含10万元)。预付期内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万元的,在第6行或第9行填写“应纳税所得额””乘以15%;前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少于十万元(含十万元),预付期间的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和在纳税年度中,如果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元,则在此表格的第6行或第9行中填写“应纳税所得额”乘以5%的乘积。
2.第13行“预付所得税额”:填写当年的累计预付企业所得税额。
3.第14行“应缴(可退还)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进行计算和报告。第14行=第11-12行,第13行。当第14行≤0时,此行将填充0。
(4)应征税款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企业应填写报告
第15行“税务机关批准应交所得税金额”:填写当期税务机关批准的所得税金额(对小型和小型利润企业减免税后的金额) 。
表之间的关系
1.第4行=第1行-第2行3。
2.第6行=第4行×第5行。
3.第9行=第7行÷(1-第8行)×第8行。
4.第11行=第6行(或第9行)×第10行。
5.第14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当第14行≤0时,此行将填充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度(季度)预付税表(B类)
1.纳税人按月申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按照批准的征收管理方法(包括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和批准的税收征收方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此表格(季度)基础,包括依法征税代理商指定的扣缴义务人。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核定的纳税人,按照收入总额,费用和支出,支出的折算额填写。
其次,表格标题项目:
1.“税收期”:纳税人报告的“税收期”是从公历的1月1日到该季度(月)的最后一天。
年中开业的纳税人应按照常规报告从当前月(季度)的第一天到当月最后一天(季度)的“纳税期限”。报告情况。
3.“纳税人姓名”:在税务登记证中填写纳税人的全名。
3.填写特定项目的说明
1,第1行“总收入”:应根据总收入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此行。填写当年获得的总收入。
2.第2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率”: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税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税收入=第1行“总收入”×第2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4.第4行“费用总额”:根据费用和费用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此行。填写今年发生的各种费用。
5.第5行“由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由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总成本”÷(1-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x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7.第7行“总费用”:根据将支出转换为收入的方法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填写此行。填写各种支出的累计金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9.第9行“已转换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转换后的收入=第7行“总支出”÷(第1行8“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10.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第9行“已转换收入”。
11.第11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
12.第12行“应付所得税金额”
(1)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计算结果:
纳税人根据总收入,应纳税所得额=第3行“应税收入”×第11行“税率”来评估应税收入率
纳税人根据成本,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来评估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人根据支出转换其应税收入,应缴所得税=第10行“应纳税收入”×第11行“税率”
(2)实行核定税额征收的纳税人应报告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纳税额。
13.第13行“收入税收减免”:填写当期的实际所得税减免,第13行≤第12行。包括减免税过渡期,小型和低利润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经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的税收优惠。
14.第14行“预付所得税额”:填写当年的累计预付企业所得税额。
15.第15行“应付(可退还)所得税额”: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付(返还)所得税额=第12行“应付所得税”-第13行“所得税减免”-第14行“预付所得税额”;当第15行≤0时,在此行中输入0。
这种形式是年度纳税申报表的主要形式,企业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规定(以下简称《税法》),有关税收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统一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公共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等),计算并填写纳税人的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和所附信息等有关项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时,如果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则应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计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应当在明确规定之前,根据企业的财务会计准则暂时进行计算。
1.填写相关项目的说明
(1)表面项目
该表包括四个部分: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附加信息。
1.“利润总额的计算”中的项目应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计算和报告。实施企业会计标准,小企业会计标准,企业会计系统和子行业会计系统的纳税人直接从损益表中获取数据;实行公共机构会计准则的纳税人从收入和支出表中获取数据;并实施非营利组织会计该系统的纳税人数据取自业务活动表;实行其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将根据该表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报告。
2.“应税收入的计算”和“应税收入的计算”中的项目(根据主表的逻辑关系计算的项目除外)应通过所附表格的相应列进行报告。
(2)行描述
第1-13行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利润表准备的。
3.第3行“营业税及附加”:填写纳税人所产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生意活动。本行根据纳税人的相关会计科目完成报告。纳税人在其他会计科目中的会计处理不得重复。
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报告纳税人因提供各种资产而产生的减值损失。本行根据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帐户报告该金额。遵守其他会计准则并填写报告。
8.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写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初始确认时的负债),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及应包括使用公允价值模型计量的投资房地产,衍生工具和对冲业务在当前期间。损益的损益。银行根据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帐户的金额进行报告。(损失以“-”列出)
9.第9行“投资收入”:以各种方式填写纳税人的投资,以确认产生的损益。根据企业“投资收益”帐户的金额计算并报告;实行业务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应根据“其他收入”帐户中的投资收入额进行报告,分析和报告(亏损记为“-”)遵守其他会计准则并填写报告。
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写纳税人的当前营业利润。根据以上各项计算并填写。
13.第13行“利润总额”:填写纳税人当前的利润总额。根据以上各项计算并填写。
19.第19行“税收调整后的收入”:填写纳税人在调整税收,税收优惠和海外收入计算后的收入。
23.第23行“应税收入”:该金额等于此表第19-20-21-22行的计算结果。该银行不能为负。在此表的第19行或按上述各行的顺序计算结果。该行是负数,银行的金额用零填充。
24.第24行“税率”:填写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
25.第25行“应付所得税金额”:该金额等于此表的23×24行。
28.第28行“应付税款”:金额等于此表的25-26-27行。
31.第31行“实际应缴所得税额”:填写当期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该金额等于此表格的第28 + 29-30行。
32.第32行“当年的累计实际所得税金额”:根据税法填写纳税人当年的累计预付所得税金额,包括由建筑企业总部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门为某项业务预缴(征税)的所得税额,应向该项目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缴纳的所得税额。位于。
33.第33行“应付所得税金额(已退还)”:填写当期纳税人应缴纳的所得税额(已退还)。该金额等于此表的31-32行。
37。第37行“本年度以前年度多缴的所得税扣除额”:填写纳税人在上一个纳税年度已经结清并支付的多缴税款的所得税额,但尚未处理当年的退税和已缴纳的所得税额纳税年度。
38。第38行“上一年存储在库房中的未付收入金额”:填写本纳税年度纳税人存储的未付所得税。
其次,表格与表格之间的关系
(1)表中的关系
1.第10行=第1-2-3-4-5-6-7行+ 8 + 9。
2.第13行=第10 + 11-12行。
3.第19行= 13-14 + 15-16-17 + 18。
4.第23行=第19-20-21-22行。
5.第25行=第23×24行。
6.第28行=第25-26-27行。
7.第31行=第28行+ 29-30。
8.第33行=第31-32行。
(2)表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