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务规划师的专业素养; 2.税收筹划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3.税收筹划是整个公司的事。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并不十分关注税收筹划,主要是因为: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公众税收观念薄弱。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不重视税收杠杆作用。这导致公众对税收的关注减少,并使税收筹划不必要。
◆在我们国家,纳税人的纳税人概念相对较弱。因此,这也影响了企业纳税人对税收筹划认识的起点较低。
◆中国税务机关的税收方式相对落后。企业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逃税获得特殊利益,因此自然无需学习税收筹划。
自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对税收问题的意识日益增强。基于“绅士爱钱,做对钱”的原则,公司开始相应地研究税收筹划问题。因此,就国内外环境而言,现在是更加重视税收筹划的时候了。
2.税收筹划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关注税收筹划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的市场参与者已经逐渐成熟。由于征税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成本,因此公司开始关注成本约束。
◆企业认为税收负担太重。中国是营业税和所得税并存的国家。公司缴纳营业税后,必须缴纳大量所得税。因此,企业非常关心如何节省税收支出,以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其经济效益。
◆与过去相比,中国的税收观念有了很大改善。企业开始关心如何学习和使用税法,最终有意识地将税法的要求贯彻到其各种业务活动中。
税收筹划的概念
一,公司税务筹划师的素质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积极使用,是一项高度专业和技术性的计划活动。成功的计划方案可以使企业的税负降至最低,这还要求公司税务筹划者必须具有专业素质。优秀的税务筹划者不仅可以制定成功的计划计划,而且可以成为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中。
对于税务规划师来说,通过他们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规划批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计划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区分税收相关事项以及税收相关环节的合法和非法边界,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计划中,以免将税收计划引入错误的逃税方式,给企业和个人构成与税收相关的风险。
其次,税收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普通百姓眼中,税收筹划是一个与税收相关的问题,当然这是财务部门的事。实际上,企业的财务工作只是为了正确地计算和反映其业务运营的结果,许多特定业务在财务上不能单方面运作。真正的税收计划应从生产和运营开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甚至在业务开展之前,就必须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述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的土地增值税纳税规划实践为例。公司财务部门于2006年初完成了税收筹划计划的总体设计(想法)。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特别研究报告开始实施并实施。在此过程中,公司负责人与工程,市场和财务部门进行了密切协调。
因此,税收筹划不能仅依靠财务部门,而要依靠决策,采购,生产,销售和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为了做好税收筹划,企业必须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业务流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经营,将生产经营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协调各项税收的计划和控制。 -相关链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满意的规划结果。
III。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
税收筹划风险是指公司的税收筹划活动由于各种原因而失败的可能性。税收筹划的风险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依法不纳税的风险。也就是说,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掌握不正确,导致事实上的逃税行为,因此受到税务机关的惩罚;第二是不正确应用和执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风险;第三是税收筹划过程中的税收政策整体的完整性还不够,它带来了税收筹划的风险。例如,公司重组,合并和分立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果没有系统地了解,很可能会发生计划失败的风险;第四是计划结果和计划成本不成功的风险。针对税收筹划的潜在风险,企业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风险:
1.加强税收政策研究,提高对税收筹划风险的认识。公司税收筹划人员可以通过研究税收政策来准确掌握税收法律和政策。由于税收筹划计划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关于税收计算基础,纳税人,税率等方面的不同规定,因此对相关税收法律的全面理解已成为税收筹划的基本环节。有了这种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预测不同税收方案的风险,进行比较,优化选择,然后为企业制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相反,如果您不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就无法预测各种税收方案,并且无法进行税收筹划活动。
通过研究税收政策,您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并密切关注税收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全面评估税收筹划计划,处理地方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并为企业增加利益。
2.提高税收筹划者的素质。税收筹划是高级财务管理活动。这是一个组织和计划活动,整合了法律,税务,会计,财务和财务专业知识。税务筹划者不仅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素质,而且还必须具有预测经济前景,进行项目计划和计划的能力,以及与各个部门合作的能力。否则,他们将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3.企业管理对此非常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税收风险的管理。这不仅必须反映在系统中,而且还必须反映在领导者的管理意识中。税收筹划有特殊目的,风险是客观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始终保持警惕,并根据风险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计划计划适度灵活。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国家的税收制度,税法和相关政策将不断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公司的税收筹划解决方案必须保持适当的灵活性并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审查和评估税收筹划计划,及时更新计划内容,评估税收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避免,分散或转移风险,比较风险和收益,使税收筹划带来在企业利益动态调整中。。
5.抓好税收企业关系,加强税收企业关系。由于税法通常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不同地方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官员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税收筹划者很难准确掌握这一点。这就要求一方面,税收筹划者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并正确运用会计和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要时刻注意地方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关系,进行税收筹划。这些活动要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税收筹划计划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了进行税收筹划的风险并获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税收筹划活动在企业业务活动中的价值,应更加注意税收筹划的风险,因为只要企业从事税收筹划活动,就有税收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分析具体问题,并根据企业的风险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税收筹划的顺利实施做准备。
用外行的话来说,税收筹划的风险是税收筹划活动由于各种原因而失败的代价。因为税收筹划是在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的决定,并且税收法规具有时效性,再加上操作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复杂性,使其变得不确定并隐含着更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1.政策风险。税收筹划利用国家政策的风险来节省税收,这称为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更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是指政策选择是否正确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计划者对政策精神的理解不足,不完全理解和不正确理解所致。也就是说,计划者认为所采取的行动符合国家政策的精神,但实际上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例如,一家服装厂接受自雇购买的纽扣,但是由于未按要求完成购买程序,因此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确认接受了第三方发票。不仅扣除了扣除额,还相应地受到了惩罚。政策变更的风险是指政策及时性的不确定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映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不能确定国家的税收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总是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二,及时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修订或完善,继续废除旧政策,适时出台新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不规则的或相对短期的。例如,从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为了抵御席卷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刺激了外贸出口,国家税务总局已六次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全国平均综合退税率有所提高。从1999年到2001年的三年中,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各种国内外经贸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发生了11次变化;根据《金融时报》,它有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重新分配税收,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人民币对市场升值的压力,并逐渐减弱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退税增加的影响。 1998年。预计中国政府将开始将出口退税率从目前的平均15%降低到11%;同时,羊毛,铅,焦炭,稀土,钨的出口退税将首先取消; 2010年前后,出口退税政策将彻底取消。从实践上看,一旦实施这一政策,那些依靠出口退税的企业将面临厄运,甚至有些灾难性。因此,政策的不规范或及时性将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尤其是中长期税收筹划)带来更大的风险。
2.操作风险。因为税收筹划的固有特征是与“法律”共舞,也就是说,税收筹划通常在税收法规的边缘进行操作,以帮助纳税人最大化其利益。另外,中国的税收立法体系水平高,立法水平不高。法规的内容不仅含糊不清,而且法规之间也存在一些冲突或磨擦,甚至专业人员有时也难以准确地掌握它们,这给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带来了巨大的操作风险。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操作风险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应用和实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风险。例如,由于残疾人比例不足,他们从福利企业中受益,并且由于可再生资源利用不足,享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优惠。其次,在系统的税收筹划过程中,税收政策的整体完整性未得到充分把握;在企业重组,合并,分立过程中,多种税收优惠措施的运作等税收筹划风险的综合利用。根据有关规定,一般而言,合并后的企业应当从资产转让中计算收入,并依法纳税。被合并企业前一年的亏损,不应当结转为被合并企业,由被合并企业向被合并企业承担费用的,或者在股东的购买价格中,现金,有价证券及合并后企业权益以外的其他资产,不高于实缴股本票面价值(或实缴股本账面价值)的20%。 。合并后的企业可能不会确认所有资产的转让损益,也不会计算所得税。合并前的全部企业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担。如果前一年的损失不超过法定赔偿期限,则合并后的企业可以继续使用该规定。合并企业在以后年度实现与资产相关的收入补偿。如果没有系统地理解所有这些,并没有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地理解和使用,那么它们很容易相互忽视,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
3.操作风险。税收筹划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预谋行为,具有很强的谋划能力和远见。实践证明,企业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对税收筹划的利益影响更大,有时直接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因为税收筹划过程实际上是选择税收政策差异的过程。但是,无论是何种区别,都必须在一定的先决条件和条件下予以确定,即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所选税收政策要求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对公司经营活动的某些方面(经营范围,营业地点,经营期限等)带来了限制,从而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活动本身。灵活性。如果项目投资后经济活动本身发生变化,或者对项目预期经济活动的判断不正确,则很可能失去享受税收优惠的必要特征或条件,不仅不能减轻税收负担,而且还会增加税收负担。为了引导外国投资,中国现行税制对生产经营期限超过10年的生产型外国企业实行“两减免征”优惠税收政策。但是,如果生产性外国企业同时从事非生产性业务,且非生产性业务的收入超过总业务收入的50%,它将失去其“生产型”企业的资格,并且不符合这项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合资电子设备工厂是仍在减税期内(减免50%)的制造企业。由于产品销售不佳,该公司从其他制造商那里购买了部分电子成套设备进行组装。他一直从事生产和非生产装配业务。如果公司的零部件装配业务在年内超过其总业务收入的50%,尽管该公司仍处于减税期内,但不能将其减半,而只能按30%的税率征税。可以看出,为了享受“两减三减”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当年对这两项业务进行投资选择时,应控制非生产性装配业务的规模在生产经营范围内。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经营活动的变化始终会影响税收筹划计划的实施,因此公司必须面对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
4.执法风险。从严格意义上讲,税收筹划应该合法并符合立法者的意图,但是这种合法性需要得到税收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此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税务行政执法偏差的风险,从而导致税务筹划失败。因为中国的税法通常在特定的税务问题上留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税务机关拥有酌处权,再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这些都是客观上的税收政策实施中的偏差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说,即使是合法的税收筹划法案,由于税收行政执法的偏差,税收筹划计划在实践中也可能不可行。结果,该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或可能被视为逃税或恶意避税。,不仅不会获得节税的好处,而且会增加税收成本并产生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例如,中国的增值税法规定,个人销售商品的起点是每月2,000至5,000元,提供应税服务的起点是每月1,500至3,000元,每种税的起点每次付款。(日本)销售额为150至200元。具体的起点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上述范围内确定。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经常会遇到基层税务行政执法机构的思想冲突和行为障碍。此类示例经常在媒体中披露,并且在实践中很常见。
此外,税收筹划还面临着计划结果和计划成本不成功的风险。如果不对企业状况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则计划成本大于计划结果。似乎有结果,但实际上,公司没有从中受益,等等。以上是税收筹划过程中的客观风险,也是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应研究和重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