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环节税收优化

提问时间:2019-09-24 19:52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19-09-24 19:52
最佳答案

求采购流程的优化方法?

1.找到问题:在此阶段,需求部门提出需求。只有特定用户知道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决策者。这是工业产品销售中的基层环节。

2,项目可行性研究:在此阶段,用户已向高层报告了发现的问题,客户正在计划购买计划或考虑预算。

3。项目建立:现阶段,将组成一个由用户,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和决策部门组成的项目采购团队。

4.确定采购的技术标准:在此阶段,这是客户制定采购标准的阶段。客户通常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来分析需求,然后将需求转换为采购标准。

5。招标:建立采购标准后,客户将以招标形式发布,准备投标的制造商可以制定计划。此时,无论销售人员如何推荐产品的好处,除非发现致命缺陷,否则客户通常不会更改采购计划。因为对他们来说,采购计划的变化是“带头和动全身”,所以成本很高。

6。项目评估:客户通常会与两个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谈判,以进行评估和比较,以获得更好的业务条件。这个阶段将建立首选的供应商。

7.合同审查:在此阶段,客户将通过业务谈判争取一些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格,数量和付款方式都是合同审查的一部分。

8.签署协议:在此阶段,签署合同,交付产品并实施安装。签订合同并不意味着交易结束。这次真正的销售真的开始了。销售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合同承诺,准时交付,并按时完成。了解客户的内部采购流程是工业产品营销进行交谈,找到合适的人并做正确的事的前提。

采购环节 选择何种发票 能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该问题的[计算公式]在解决问题时不清楚。

解决方案的想法是:

1,成本包括购买成本,还包括现金支付的资本成本,纳税资本的成本以及附加费。税。由于销售是按月进行的,因此资本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2,增值税应在售后先计算:800,000×17%= 13.6万元。

3。计算每个程序的成本和收益:

方案1,购买成本为60万元,进项税为102,000元,扣除后的实际增值税为34,000元。税收和教育附加费为0.408(3.4×0.12)。公司成本为60 + 0.408 = 60.408,公司收益为19592万元,新增增值税为34000元。

方案二,购置成本为585,000元,进项税额为1.755,扣除后的实际增值税额为11845万元,城市建设税及教育附加费为1424万元(11.845×0.12) )。该公司实现利润59.94万元,公司收益208,760元。此外,该公司还缴纳了增值税118,850元。

方案3,购置成本为58.4万元,售后实际增值税为13.6万元,城市建设税及教育附加费为1632万元。该公司的成本为60,032万元,收益为19,668万元,需缴纳增值税13.6万元。

4。分析和判断:

从以上分解中,选择1的好处是最坏的。这是从会计角度进行的数据分析。但是,已缴纳的增值税已上缴国库。如果它不再在企业中流动,它将不会为企业带来利益。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企业的成本,应将增值税作为成本缴纳。方案一和方案二三种方案的收益分别为16192万元,8231万元和6368万元。从这三个图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案的效率是最佳的。

这也证实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必须尽可能多地获取增值税发票”,因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通常低于3%(小额纳税人的增值税率) 。

企业在采购,销售阶段都有哪些税收筹划

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1)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而不能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2)企业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3)企业税收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企业税收筹划方案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为背景来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更,企业财务管理者就必须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二)服从于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原则。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实现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即税后利润最大化,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低税负,即降低税收成本,提高资本回收率;二是迟延纳税。不管是哪一种,其结果都可以实现税收支出的节约。要进一步考虑的是,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税收筹划应始终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来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税收负担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和收益水平的提高。例如,税法规定企业负债利息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而负债融资对企业具有节税的财务杠杆效应,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融资风险成本也随之增加,当负债成本超过了息前的投资收益率,负债融资就会呈现出负的杠杆效应,这时权益资本的收益率就会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而下降。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如不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只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可能会影响到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服务于财务决策过程的原则。企业税收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安排来实现,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融资、生产经营、利润分配决策,企业的税收筹划不能独立于企业财务决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财务决策。如果企业的税收筹划脱离企业财务决策,必然会影响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甚至透导企业作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例如,税法规定企业出口的产品可以享受退税的优惠政策,企业选择开放式的出口经营策略,必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税收利益。但是,如果撇开国际市场对企业产品的吸纳能力和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片面追求出口经营带来的税收利益,那就可能诱导企业作出错误甚至是致命的营销决策。

  (四)成本效益原则。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取得效益。但是,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为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一方面,企业税收筹划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不能只盯在个别税种的负担上,因为各个税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可能就要多缴;另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不是企业税收负担的简单比较,必须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因为一个能降低当前税收负担的纳税方案可能会增加企业未来的税收负担,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评估纳税方案时,要引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

  (五)事先筹划原则。事先筹划原则要求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如果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进行偷税、欠税,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税收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