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调节收支平衡,协调贫富差距
通过税收的方式间接影响每个单位的工资制度
易于通过国民收入进行统计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法律规范的总称,该法律规范调整了税收征收机构与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在征收和管理个人收入期间发生的社会关系税。
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1)维护中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权益。
(2)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便利处理与对外经济交流和技术交流有关的小额税收问题。
中国按照国际税收惯例征收个人所得税,不仅有利于维护中国的权益,而且有利于研究和正确处理国际双重征税和税收抵免问题。平等互利的原则。
(3)有利于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收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中国的个人工资和薪水相对较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个人收入将继续增加。
因此,对于高于轻收入的个人收入,应根据内部和外部一致性,适当调整和合理负担的原则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不仅有助于该国积累资金并平衡税收负担,而且还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有利于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展开信息:
税收对象
法律对象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有收入的人和不在中国居住但从中国获得收入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在中国获得收入的外国人和香港人。孔来自澳大利亚和台湾的同胞。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没有居所或没有在中国居住或居住不足一年的人是非居民纳税人,并承担有限的纳税义务,仅对来自中国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个人所得税-维基百科
2011年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修订版的主要内容如下:
1.减费标准从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
2.将薪金所得税的税率结构从9调整到7,取消15%和40%的税率,并将最低税率从5%降低到3%。
3.调整个体工商户的所得税率以及承包和租赁业务的所得税率。
4.纳税期限从7天更改为15天。
自9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全面实施。新税法实施后,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劳动者(扣除“三险一金”后)不再缴纳个人税。工资性纳税人占总工资性收入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8%降低到8%以下,从而使个人纳税人的数量从大约8400万减少到大约2400万。专家指出,从中国目前的减税角度来看,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
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减税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尤其重要,而且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中国迫切需要增加内需的情况下,它将发挥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推广。。月收入4000元中的大部分免收信息。自1994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法经历了五次修订,这是第五次改革。
专家强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对于普通员工而言,最大的变化是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3500元是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实际上,大多数年薪在4000元左右的员工可以免税。
纳税人在2011年9月1日(含)之后获得的实际薪水和薪金收入应遵循修订后的扣除标准和税率表来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2011年9月1日之前获得的实际薪水和薪金收入,无论扣缴义务人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之后宣布税款,都应在税法修改之前采用扣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收效应是指政府税收引起的各种经济反应。除了满足财政需求外,政府税收还总是对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其影响的程度和效果可能并不完全符合政府的初衷。纳税人对政府税收的回应可能与政府的意愿相一致,但更多时候可能与政府的意愿背道而驰。例如,征税太重或征税方法不完善,可能使纳税人害怕全心全意地利用自己的生产能力。另一个例子是政府征收一定的税款以促进社会资源分配的优化,但是实施的结果可能是社会资源分配更加不合理。所有这些都可以归因于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在理论上通常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中立效应和非中立效应,激励效应和障碍效应。在实际分析中,根据需要,税收的效果可以进一步分为储蓄效果,投资效果,产出效果,社会效果,心理效果等。
1.正面和负面影响
征收某种税肯定会引起纳税人或经济活动做出一些反应。如果这些反应与政府在征税时希望达到的目标一致,那么这种征税的效果就被称为积极效果。如果税收的实际经济影响与政府的税收目的相抵触,则该税收的影响为那是负面影响。例如,对中国的燃油燃烧征收特别税。征税的主要目的是对工业锅炉和窑炉中使用的原油和重油征税,以实现限制并压缩燃油燃烧以实现用煤替代石油。如果有足够的数据表明,在征税一年或几年之后,政府将征收越来越少的税收收入,这意味着在工业锅炉和窑炉中使用应税石油产品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税收的影响是积极的。负税收效应最明显的例子之一是1747年英国征收的窗口税。税收的目的是获得财务收入,但结果是,纳税人为了避免征税而封锁了窗口。显然,政府对这项税收的采用不仅没有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还导致纳税人挡住窗户并降低了舒适度。
政府是否对某项税收施加正面或负面影响,可以通过税收收入的环比增长率来衡量。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增长率=(本期收入-上期收入)/上期收入×100%
如果政府征收的税款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则当上式中的环比增长率为正时,税收的效果为正;如果比率为零或负,则表示税收没有正面影响,甚至没有负面影响。
如果政府征收的税款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加财政收入,而是限制经济活动朝着原来的方向发展或促进经济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当收入的环比增长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在上式中为负数税收的影响是积极的。如果该比率为零或以下,则表示该税收无效或不利。
在这里,政府的职责是经常分析税收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根据负面影响的原因及时修改税收规则,以使税收的影响与税收的影响保持一致。政府的初衷。
第二,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从税收对纳税人的影响的角度来看,它通常可以产生收入效应或替代效应,或两者兼而有之。所谓税收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收入状况。税收本身的收入效应并不会造成经济效率低下,仅表明资源已从纳税人转移到政府。但是,由于收入的影响,纳税人对劳动力,储蓄和投资的进一步反应将改变经济的效率和地位。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收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利益时,人们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替代另一种消费或活动。例如,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工作的边际收益减少,人们会选择休息而不是部分工作时间;例如,对某种商品征税会提高其价格,从而导致个人消费选择免税或轻税的商品。税收的替代效应通常会阻碍人们自由选择消费或活动,从而导致经济效率低下或效率低下。
3.中立和非中立的影响
中立效应意味着政府税收不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运作,也就是说,它不会改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也不会改变人们在支出和储蓄之间的选择,也不会改变改变人们的辛苦或休闲选择。我们可以将中性税称为中性税。中性税只能是一次对每个人征收的总税,即人头税,因为人头税不会随经济活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经济活动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人头税影响到所有人,可能会影响纳税人的人口计划生育。因此,即使是人头税,在正常情况下也不能完全中立。可以肯定地说,在现代社会中,完全不存在中性税。
与中立效应相反,非中立效应意味着政府税收影响经济运行机制,改变消费品,劳动力,储蓄和投资的个人选择,进而影响资源分配,收入分配和公共选择等几乎所有税收都将具有非中性作用,因此现代社会中的税收都是非中性税。
IV。激励作用与阻碍作用
税收激励效应是指使人们对某项活动更加热情的政府税收(包括增税或减税),而阻碍效应是指使人们不愿从事某项活动的政府税收。但是政府的税收是否具有激励作用或阻碍作用取决于纳税人对一项活动的需求的弹性。由于缺乏灵活性,政府税收将鼓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并获得更多收入,以确保他们的收入不会因税收而减少;如果纳税人对税后收入的需求是灵活的,则政府税收阻止人们努力工作,因为赚取更少的收入和缴纳税款比努力工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