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的会计分录如下:
(1)根据最初产生的直接费用
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帐户
贷款:“长期应付款”帐户
(2)根据差异
借入:“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帐户
贷方:“银行存款”和其他帐户
展开信息:
在每个期间支付租金时,
借入:“长期应付”帐户,
贷款:“银行存款”帐户
如果所支付的租金包括绩效成本,则记入借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帐户。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第11条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作为租赁的账面价值资产和最低租赁付款作为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与未确认的融资费用之间的差额。
第12条
如果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可以获得出租人租赁中隐含的利率,则应使用租赁中隐含的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率。承租人无法取得出租人的租金所隐含的利率,且租赁合同未约定利率的,以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假设折现率为8%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根据实际利率法在2年内分配给财务费用
由于是金融租赁业务,因此是从金融租赁公司租赁固定资产的业务。租赁公司出租是为了赚钱,而不仅仅是借钱给企业,因此,在租赁期内分期支付的实际总价包括:固定资产的购买价(包括应构成固定资产成本的所有费用) ),租赁公司预付的利息费用以及租赁公司应赚取的利润。因此,这远远高于公司用自有资金购买的价格(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此时,应付给租赁公司的价格超过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超出部分应归因于这种融资方式产生的费用。
那么,如何确定此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如何确认融资费用?融资费用如何分配至租赁期的每个会计期间?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
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从一家金融租赁公司租借了一个生产设施,租期为3年。约定每年年底支付租金,并连续五年分别支付100万元,200万元,300元万元,如果租赁的利率为6%。固定资产无残值。每年年底,直线法会产生折旧。
由于是融资租赁,因此支付的总租金必须大于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多余部分归于租赁公司,也应由承租人支付。
因此,我们将应付租金总额(长期应付款)分解为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即账面价值,即取自有资金的合理价格,(最低租赁付款))与融资租赁相对应的成本(金额确认融资成本,必须将其分配到每个项目的融资成本中)。
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即账面价值,是每个期间内已支付的货币金额减去货币时间价值到当前时刻的等价货币,而每笔款项的总和等于到现在多少这是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100×(P / F,6%,1)+ 200×(P / F,6%,2)+ 300×(P / F,6%,3)= 100×0.9434 + 200×0.8900 + 300×0.8396 = 524.22(万元)
(注:以上示例中的租金在每个时期都不相等。例如,如果每个时期的租金相等,则每个时期支付200万元,这是年金。计算方法为年金的现值可以是200×(P /A,6%,3),当然付款方式不同,计算结果必须不同)
长期应付款= 100 + 200 + 300 = 600(万元)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600-524.22 = 75.78(万元)
,2006年12月31日,条目为:
借款:固定资产-租赁固定资产融资524.22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75.78
贷款:长期应付款600
由此可见,本金余额为522.22万元,各期应分摊至财务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为75.78万元。
每年累计折旧= 524.22÷3 = 174.74(万元)
2007年12月的应付租金为人民币100万元,
待确认的融资财务费用= 524.22×6%= 31.45(万元)
实际本金= 100-31.45 = 68.55(万元)
条目:
借款:制造成本174.74
贷款:累计折旧174.74
借款:长期应付款100
贷款:银行存款100
借款:财务费用31.45
贷款:无法确认的融资费用31.45
此时固定资产的应付本金减少为(524.22-68.55)45,567万元。
2008年12月,应付租金为200万元人民币。
待确认的财务费用= 455.67×6%= 27.34(万元)
实际本金= 200-27.34 = 172.66(万元)
借款:长期应付款200
贷款:银行存款200
借款:财务费用27.34
贷款:无法确认的融资费用27.34
此时固定资产本金将减少为(455.67-172.66)283.01万元
2008年应付租金为300万元
待确认的财务费用= 75.78-31.45-27.34 = 16.99(万元)(注意:计算结果为283.01×6%= 16.9806,与尾数略有不同,这是由于四舍五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