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估计的毛利润是根据估计的应税毛利率计算的,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的计算公式为:
当前的应税收入=此期间开发产品的预售收入×估计的利润率-期间费用-营业税和附加费。
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境内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征收的税款。纳税人的范围大于公司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
第十二条企业发生的当期费用,已开发开发产品的应税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等,可以按照当期规定扣除。
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当年的实际利润预缴企业所得税,则应当进行预售,以开发和建造住宅,商品房以及其他开发产品,例如建筑物,附属品,及配套设施完工前。通过销售获得的预售收入,
根据规定的预期利润率计算季度(或月份)的估计利润,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A类)预缴税申报表(A类)》一个)”]文件44附件1)第4行“总利润”。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根据当年的实际利润预付企业所得税,因此该企业的总费用已从该企业的期间费用中扣除。
扩展配置文件:
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如果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规章的规定不一致,应按照税法,规章的规定计算。 。
例如,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函》中,雇员福利的范围有相关规定和不一致之处,而国家税务总局在回答税收问题时已明确规定。根据《关于税收的国家税收信函》中的文件处理;根据财政部财通文件。如果它们不一致,则将遵循税法。
实际上,我们还必须注意税法优先原则的体现。例如,合同规定,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承担,但另一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税务部门仍会找个人承担责任。
2.法律依据为国税发〔2009〕31号。
3.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预售收入直接乘以估计的毛利率”这样的表述是正确的,但是“当前税费不能扣除”的说法不符合国税[2009] 31号第十二条。
4.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9] 31号
第八条销售未开发的开发产品的企业的应税毛利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根据下列规定确定:
(1)如果开发项目位于省,自治区,中央直辖市或计划分开的直辖市所在的市区或郊区,则不得小于15%。
(2)开发项目位于县及地级市区和郊区时,不得少于10%。
(3)如果开发项目位于其他地区,则不少于5%。
(4)如果属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危险改造房,则不得少于3%。
第9条销售未完成的开发产品的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应首先根据估计的应课税毛利率每季度(或每月)计算,并应计入当期应税收入。产品开发完成后,企业应及时结算应税费用,计算以前销售收入的实际毛利,同时将其实际毛利与相应的估计毛利之差为。包括在企业的当前项目和其他项目中。合并应税收入。
在年度纳税申报中,企业必须出具有关开发产品的实际毛利与预期毛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的报告,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相关信息。
第11条企业在计算和扣除成本和费用时,必须按规定区分开发产品的期间费用和应税成本,已售开发产品的应税成本和未售出开发产品的应税成本。
第十二条允许企业按照当期规定抵扣企业发生的当期费用,已售开发产品的应税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及土地增值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六条,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预售合同应当确认对于销售收入,支付企业所得税。在会计核算中,由于商品房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尚未转移,成本无法可靠计量的原因,预售房屋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应视为“预收款”。 ”。因此,国税发〔2009〕31号第9条规定,销售未开发开发产品的企业取得的收入,应首先按估计的应税毛利率每季(或每月)计算,并计入当期应纳税额。收入金额。
在实践中,房屋收入预付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两种情况:
(1)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所得税一般会计处理方法是在扣除期间费用和税费后,根据当期预收款额计算并支付。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
贷款:银行存款
房地产开发产品完成后,企业应及时计算实现收益,并按规定结转成本。税后调整后的所得税在利润表中反映:
借款:所得税费用
贷款:应付税款-应付所得税
在计算预付所得税和应付所得税之间的差额时,请支付所得税:
与预收帐户对应的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所得税反映在应付税列中,该列由负数表示。
(2)所得税会计处理
如果房地产企业根据所得税计算中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了对以后应付所得税金额的影响,则应将预付所得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且付款与(1)相同,年末,将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预收款项对应的已缴所得税,从“应纳税所得额”中转入“递延所得税资产-预售房屋”。所得税”科目,会计点记录如下;
借款:预售房屋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预付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