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行的话来说,税收筹划的风险是税收筹划活动出于各种原因所付出的代价。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的决定,并且税收法规对时间敏感,再加上商业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复杂性,因此不确定性很大,而且风险很大。因此,公司在计划税收筹划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1.政策风险。税收筹划使用国家政策税收节省的风险,称为政策风险。政策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更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是指政策选择是否正确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计划者对政策精神的了解不足,缺乏了解和不确定性所致。也就是说,计划者认为采取的行为符合国家政策的精神,但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例如,一家服装厂接受自雇人士的购买按钮,但是由于未按要求完成购买程序,因此税务机关在进行纳税检查时确认其接受了第三方发票,而不仅仅是被取消的自付行为,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政策变更风险是指政策及时性的不确定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映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国家的税收政策不能固定。它必须始终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现行税法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应当及时补充,修订或完善法规,继续废止旧政策,并适时引入新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及时性。例如,从1998年1月到1999年12月,为了抵御1997年席卷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并刺激外贸出口,国家税务总局六次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全国平均综合退税率有所提高。 3个百分点;从1999年到2001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内外各种经贸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已经改变了11倍。据《财经》报报道,为了有利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收再分配,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当前人民币所面临的市场升值压力,并逐渐削弱中国出口税的影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回扣率。预计中国政府将从2004年开始。开始降低出口退税率,从目前的平均15%降低到11%。同时取消羊毛,铅,焦炭,稀土和钨的出口退税; 2010年前后,出口退税政策将完全废除。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旦实施这一政策,那些依赖出口退税的企业将面临厄运,甚至会面临危险。因此,这种不规则或及时的政策将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尤其是中长期税收筹划)带来更大的风险。
2.经营风险。因为税收筹划的固有特征是与“法律”共舞,也就是说,税收筹划通常在税收法规的边缘进行操作,以帮助纳税人获得最大利益;再加上我国的税收立法制度水平高,立法技术水平不高。法规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歧义,法规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冲突或摩擦。甚至专业人士有时也难以准确地掌握它们,这给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带来了巨大的操作风险。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经营风险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使用和实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风险不到位,例如由于残疾人比例不足而给福利企业带来的利益;到可再生资源比例不足的情况享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优惠。其次,在系统的税收筹划过程中,税收政策的总体把握不足,形成了税收筹划的综合应用。例如,在企业重组,合并和分离的过程中,涉及多种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合并后的企业可以
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标准1目的是发展职业健康与安全绩效,发现重要危害并进行风险控制措施规划。
税收筹划中存在三种风险:政策风险,业务风险和执法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由税收筹划对政策的依赖引起的,包括以下内容。
(1)政策选择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由于计划者对政策精神缺乏了解,缺乏了解和不准确所致。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的字面含义来理解税收政策。它不能扩展或缩小。同时,必须注意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有效解释,以准确掌握税法。
(2)政策调整风险。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为了满足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税收政策将不可避免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及时性。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税收筹划的难度,甚至使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无法实现。
(3)政策模糊风险。中国有许多层次的税收法律法规。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法和国务院制定的税法规定外,有关税务管理部门还制定了大量的税法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根据这些行政法规进行税收筹划,由于对这些行政法规所体现的税法精神的误解,可能导致税收筹划失败。
(2)成本风险。税收筹划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类。其目标是确定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以最大化股东财富或最大化公司价值。因此,税收筹划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我们首先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合理地预测计划成本并计划收益,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计划成本是指选择计划的额外成本或放弃其他程序的机会成本,例如咨询公司的咨询费,放弃其他程序可能带来的收益等。仅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少于所获得的收益时,该计划才是合理的。当成本或损失大于所获得的收益时,该计划将失败,从而导致税收筹划的成本风险。
(iii)信用风险。税收筹划的失败有时也意味着信用损失,这可能是任何收入都无法弥补的。一旦公司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逃税甚至犯罪,公司的声誉将遭受严重损失。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品牌的认识越来越强。好的品牌意味着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品牌声誉已作为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内部化,其优缺点甚至与公司的生死息息相关。当然,有时纳税人的帐目不清楚或税款不准确。可能是因为公司对税法根本不了解或不了解。但是无论如何,都会导致企业信用损失。一些国家/地区区分适用的发票,以便其他国家/地区仅通过发票即可一目了然知道公司的信用,知道它们是否经常逃税。这种有限的使用条件使纳税人有可能因税收筹划失败而面临很高的信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