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交企业所得税表-预交企业所得税必须填附表吗

提问时间:2020-04-30 01:42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30 01:42
最佳答案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每月要填吗

填写每月付款,按季度填写季度付款;

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度(季度)预付款纳税申报表(A型,2015年版)”(以下简称A型预付款申报表)。“实际利润”是:按照国家会计准则(例如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总额+针对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税收入-非应税收入和减税基础应税所得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扣除额)减少额弥补上年度的损失。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的填报有什么注意事项?

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的“利润总额”是指会计制度扣除以前年度弥补的亏损以及应纳税所得额和免税额后的利润总额的余额。收入。

季度声明应从该年的1月1日到该季度的最后一天的累计数量填写。在上级税务机关明确表示之前,当纳税人进行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单(A类)的第4行上的“利润总额” )”扣除以前年度弥补的亏损以及应纳税所得额和免税收入后,填写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的余额。

零申报要不要填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

填写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申报表必须为零申报。

经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当前期间没有应税行为。根据国家税法,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应当与税务机关办理零申报程序,并注明本期无应税事项。

纳税报告期(例如11月报告期为10月)不会产生应税收入(销售),也没有应纳税额,这称为零申报。

零报告条件:

1.进行税务注册后,您必须去往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申报,这是税收征管法规定的。

2.至于要前往哪个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取决于您所涉及的税种,您必须去管理该税种的税务机关才能进行纳税申报。

3.通常,如果您是一个工业或商业,则必须申报国家税和地方税。如果您从事服务行业,则必须同时运行。中外合资企业和新企业,大多数税收都是国家税收管制。只有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地方税控。外国企业免征城市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

4.现在已经没有收入,请去税务部门询问相关的纳税申报表,然后在空白表上盖章支付。

5.有些退货表格无法填写。例如,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如果有些雇员的月薪超过3500,则可以扣除。还有一个注册资本×万元的印花税单第五,城市房地产退税。它是根据公司的土地和财产价值计算的。

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所得税查账征收-据实预缴) 怎么报?

填写表格的说明:

1.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单的每月预付款(类别A)

此表格适用于通过审计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以及在中国设立机构按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纳税人。

其次,表格标题项目:

1.“税收期”:纳税人填写的“税收期”是从公历的1月1日到该月的最后一天(季度)。

年中开始营业的纳税人填写从当月(季度)的一天到季度的最后一天的“纳税期”,并从下个月起正常报告(25美分硬币)。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姓名”:在税务登记证中填写纳税人全名。

3.填写各列

1.从“实际预付”第2行到第9行的纳税人:填写“当前期间的金额”列,数据是从当月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一季度);“金额”列,该数据是纳税人属于该季度(或该月)最后一天的当年1月1日起的累计数字。纳税人的当期所得税退款(退款)是“累计金额”第9栏“补偿(退款)所得税”的数据。

2.第11至第14行的纳税人为“根据上一纳税年度的平均应纳税所得额预付款”,第16行的纳税人为“根据税法确定的其他方法预付款”权限”:填写该表中“当前期间金额”的第11至14和第16行的数据是从该月的每月(季度)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

第四,填写每一行

该表的结构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是从第1行到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己的预付款申报方法分别填写,包括由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施真正预付款的纳税人应填写第9行;预付上年每月或每季度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在第11至14行填写;用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付税款的纳税人应填写第16行。

2.第二部分是从第17行到第22行。实施总纳税的总部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写第18至20行;分支将填充第20至22行。

五,填写特定项目的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纳税人报告财务会计系统核算的营业收入。机构,社会组织和私人非企业单位报告其财务会计系统计算的收入。

2.第3行“运营成本”:纳税人报告财务会计系统核算的营业收入,而机构,社会组织和私营非企业单位报告根据其财务计算的成本(费用)会计系统。此项为必填项。如果为空,它将自动设置为零。

第4行第3行:“利润总额”:填写根据会计制度计算出的利润总额减去往年应弥补的亏损以及非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机构,社会组织和私人非企业单位填写该报告。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按照预计利润计入本行规定计算的预售收入。

4.第5行“税率(25%)”: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5.第6行“应付所得税”:填写由纳税人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第6行=第4行×第5行,第6行≥0。

6,第7行“所得税减免”:填写当期的实际所得税减免,包括减免过渡期的税收减免,小型和小型利润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批准由税务机关或其他减免税备案。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预付所得税金额”:报告累计的预付公司所得税金额,并且“当前金额”未填写。

8.第9行“应缴(可退还)所得税额”:填写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缴(退还)的预付所得税额。

(2)根据上一个纳税年度的月度或季度平均应纳税所得额预付的省际和市级总部:行14×分支机构的预付比例的50%;根据上一个纳税年度省内跨省总部的应纳税收入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预付款项:行14×分支机构所占预付款项比例的40%。

(3)省际和市级总行以税务机关批准的其他方式预付:行16×分支机构预付份额的50%;省内跨省通过税务机关批准的其他方式预付市/县总部:行16×分支机构预付比例的40%

(本行分行填写总行宣布的第20行“分行收入所得税额”

(4)以上第18至20行,如果所有纳税人和分支机构的总税率相同,则填写“通知”;如果总纳税人的总税率与纳税人的总税率不相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计算并上报《关于企业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即,未建立第9行或第14行或第16行与第18-20行之间的关系,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摘要税收分配科”中各分支机构共享的所得税额之间的关系分配表”×分配比率=未建立分配税计算。

18.第21行“分配比例”:根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格”填写汇总纳税分支机构确定的分配比例。

19.第22行“所得税的分配”:根据当前总行申报表“收入的共享所得税”第20行填写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此表的第21行“分配比例”量。

2.每月(每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B类)

1.纳税人在申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应按照批准的征收和管理措施(包括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和批准的税收征收方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使用此表格。每月(每季度),包括依法征税代理商指定的扣缴义务人。其中:按应纳税所得额核定的纳税人,按照总收入,费用和支出,支出折算的方式填写。

其次,表格标题项目:

1.“税收期”:纳税人报告的“税收期”是从公历的1月1日到该季度(月)的最后一天。

年中开业的纳税人应将“税期”报告为当月(季度)的第一天至当月的最后一天(季度),从下一年开始正常月(季度)报告情况。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签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姓名”:在税务登记证中填写纳税人全名。

3.填写特定项目的说明

1.第1行“总收入”:根据总收入验证应税收入率并填写此行的纳税人。填写当年获得的总收入。

2.第2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率”: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税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税收入=第1行“总收入”×第2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4.第4行“费用总额”:根据费用和费用核实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此行。填写今年发生的各种费用。

5.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第6行,“应税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总成本”÷(1-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x第5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7.第7行“总费用”:根据将支出转换为费用并填写此行的方法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填写各种支出的累计金额。

8.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填写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9.第9行“已转换收入”: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转换后的收入=第7行“总支出”÷(1-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

10.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8行“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税收入率”×第9行“已转换收入”。

11.第11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

12.第12行“应付所得税金额”

(1)批准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填写计算结果:

根据总收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第3行的“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的“税率”

纳税人根据成本和费用评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

根据支出将应税收入转换为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第11行“税率”

(2)实行核定税额征收的纳税人应报告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应纳税额。

13.第13行“收入税收减免”:填写当期的实际所得税减免,第13行≤第12行。包括减免税过渡期,小型和低利润企业,高科技企业以及经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的税收优惠。

14.第14行“预付所得税额”:填写当年的累计预付企业所得税额。

15.第15行“应付(可退还)所得税额”:填写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付(返还)所得税额=第12行“应付所得税”-第13行“所得税减免”-第14行“预付所得税额”;当第15行≤0时,在此行中输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