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可以合理避税

提问时间:2019-12-23 15:27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19-12-23 15:27
最佳答案

讨论:保险可以避税吗?

补充医疗不是险种名称,而是一类保险。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而建立的与社会医疗保险配套的保险机制。在北京市场从2002年开始已经有了这类保险,北京市财政局明文规定这类保险的保费可以在工资总额的4%%以内税前列支。

避税 保险_企业 利用

做保险如何避税

自己做保险的佣金是避不了税啦,保险行业打税比较高。

可以建议你佣金一个月分两次拿,这样合理避税,因为打税是有一个起点和一个超出线的,越高收入税越高,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后,分几次拿就好了 。

0企业所得税_合理避税

什么保险能完全避税

保险受益是避税的,如肥肥身故后留了很多保险金给女儿,一分都不用给国家!

现在还有购买养老险抵充个人所得税,但现在只有在上海做试点,每月抵扣500元所得税!起征就变成2500元了!

企业给员工买多少保险可以避税

社保是可以完全避税的,

企业另外给员工买的保险,能避税的是年金险,是单位职工总工资的4%%可以避税。

保险可以避税避债吗?

可以,保险法有相应的条款,保险受益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可以通过购买万能险,自己是被保险人,孩子是受益人,或者购买分红险,孩子作为被保险人,都是可以避债避税的。保险的收益权大于债权,不用偿还投保人生前的债务,甚至法院不能查封人寿保险去偿债。如果还有不清楚,请直接联系我。

保险能避税避债吗?需要有法律条文支持!

保险不能避债和避税。

《合同法》第七十三条里的规定是代位求偿权的规定,《司法解释一》第十二条对《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解释,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包含了人寿保险,就是说债权人没有对债务人的人寿保险的代位求偿权。

但是债权人可以直接起诉债务人,取得胜诉后持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人民法院对债务人投保的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强制执行,即强制退保还债。

(如果债务人死亡的保险金,因为受益人不一定是债务人,所以可以不用用于偿债?)关于遗产税这点,遗产税还只是个草案,未来怎么样不好说,现在断言保险可以避税是不妥的。无意冒犯,保险不是用来做这些的,保险是用来保障的。

《保险法》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扩展资料:

企业避税的方式多样,从目前情况归纳,大致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税收的差异性避税。利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税负差异避税,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利用行业税负差异避税,如生产性企业,商贸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利用不同纳税主体税负差异避税,如内外资企业、民政福利企业等;

利用不同投资方向进行避税,如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组织形式的改变,如分设、合并、新办;改变自身现有条件,享受低税收政策,如改变企业性质,改变产品构成,改变从业人员身份构成等。利用特殊税收政策,如三来一补、出口退税。

2、利用税法本身存在的漏洞。利用税法中的选择性条文如增值税购进扣税的环节不同,房产税的计税方法(从租从价)不同;利用税法条文的不一致、不严密,如对起征点、免征额等;

还有利用一些优惠政策没有规定明确期限的,如投资能源、交通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再投资退税等,无时间限制。

3、转让定价避税。关联企业高进低出,或者低进高出,转移利润,涉及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或增值税等;改变利息、总机构管理费的支付,影响利润;改变出资情况,抽逃资本金等,逃避税收。

4、资产租赁避税。如关联企业中,效益好的向效益差的高价租赁设备,调节应纳税所得,求得效益好的企业集团税收负担最小化;关联企业之间资产相互租赁,以低税负逃避高税负,如以缴纳营业税逃避缴纳所得税。

5、避税地避税。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特区、开发区、保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低税负地区虚设常设机构营业、虚设中转销售公司或者设置信托投资公司,转移利润从而减少纳税。

6、让利销售避税。让利销售减少销项税额,大幅降低销售价格,以换取价格优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但国家税收(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受到影响,对企业有益而对税收不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避税

怎样利用保险避税?有何后果?

业主可以买健康险 ,意外险或者分红险来减少应税额, 而保险获赔是不用上税的, 这样就可以合理避税了, 就是你公司的钱先放到保险公司 ,等保险公司再还你时 ,就变成你个人的钱了。

针对近期大量关于 “机票代售网点兜售航意险假保单”的报道,中国保监会中介监管部负责人17日接受了媒体采访,讲清了“保单门”事件经过,介绍了监管部门采取的举措,并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甄别保单真伪进一步增强打假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