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工作中合理避税,现实生活中避税的案例

提问时间:2020-04-19 18:55
共1个精选答案
admin 2020-04-19 18:55
最佳答案

谁能提供一些跨国公司避税的真实案例?

税法:税收筹划的现实中的实际精典案例

巧妙选择申报少缴的所得税

目前,除了工资以外,许多公民还获得了其他合法劳动报酬。根据税务筹划者的意见,使用不同的付款方式缴税,所缴税款也将有所不同。选择正确的付款方式可以帮助公民合法地节省税款。

第二种方法是分阶段申报税收。税法规定,收入为一次性收入的,应一次性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同一项目的连续性收入,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基础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支付间隔超过1个月,则应在扣除每个收入金额的法定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如果间隔期不超过1个月,则应在扣除法定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因此,纳税人合理安排纳税期间的月度劳动报酬,保持收入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在对劳务个人所得税进行多次分摊之后,法定固定费用可以多次扣除,减少了每月应纳税所得额,避免了采用较高的税率。

税收筹划者提醒说,尽管纳税人可以通过计划劳动报酬收入来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但关键是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商定报酬的金额和数量,并应支付相关费用由所有者承担等待,否则无效。

美国跨国公司具有税收效率

在过去的一年中,资本向外国分支机构的转移为美国跨国公司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税款,并增加了2003年的利润增长。

跨国公司发现,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实际上已演变成一种可自由控制的选择,因为通过在具有不同税率的国家之间不断转移资本,他们可以节省税款。妙用。

■增加海外资本投资以降低税率

据《金融时报》报道,去年公司的利润有所增加,但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打破了记录,因此很少有公司愿意公开谈论节税。但花旗集团去年10月向分析师透露,它将尝试通过增加海外资本投资来降低第三季度税率。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汤姆森(Thomson)在接受采访时说:“有可能通过我们的海外业务部门降低这一数字。”

之后的三个月,花旗银行支付的税率确实降至30.6%,使该季度的净利润增加了5200万美元。2003年全年节税的效果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税前盈余达到了创纪录的260亿美元,但应交税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使花旗支付的税款不到7.8亿美元。

但是强中有自己的强者,通用电气的节税能力似乎越来越强。近年来,一般金融服务业所缴纳的税率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27%下降到2001年的20%,然后到2003年下降到16%。通用汽车集团的应付税率也仅为21.6%。

尽管部分联邦优惠税率得益于风力发电,但通用汽车表示,税率降低主要是由于海外企业所占比例增加。像大多数跨国公司一样,通用汽车从中国大陆的工厂和印度的后端加工中心借入利得税,从而降低了以较高美国税率缴纳的税率。

■税务机关的检查越来越严格

关于跨国公司在各国分支机构部署的成本和盈余结构,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行动变得越来越严格。今年1月,葛兰素史克收到一项法案,要求偿还52亿美元的税款和利息。

但是,跨国公司向世界扩张是一项法律举措,这使得在美国等国家征收的高公司税率越来越难以维持。

负责处理企业繁琐税收事务的专家说,海外资产的相对增加使跨国公司降低了平均税率。

一家跨国银行的税务主管说:“即使在英国(与美国相比),这也是一个节省税收的天堂,因为当地的免税项目是免税的。其他地方提供的税收优惠意味着更多实际税率远低于美国。 ”

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免

高科技企业通常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无法处理纳税问题,这通常会导致过多的税收负担。如何运用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特点,为企业制定一套可以充分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方案,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减轻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是每个高科技企业都必须注意的问题。

为鼓励外国商人向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并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国税发[1993]。 009号国税发〔1994〕151号国税函〔1996〕113号及其他文件规定:

1.在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从该高新技术企业或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从营业年度开始至纳税年度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且经营期限超过十年的外商投资企业,经企业申请并经地方税务机关批准。所得税免税,第三次从一年到第五年,所得税减半。外商投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年度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的营业年度。在该日期所属的年份之后,您可以享受适用的减免税期的剩余年份的税收减免;只有在按照有关规定适用的减免税期结束后,才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新技术企业,不再享有以上税收减免。

企业在申请减免税时,应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以确认高新技术企业,并将其提交当地税务机关审批。

在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由国务院确定的沿海经济开放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经济特区和老城区)建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公认的高科技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如果它也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项目,或者是外商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则可以向国家税务总局报批。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所得税以15%的减免税率征收。

如果是公认的高科技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同时也是产品出口企业,则可以根据税法的规定对产品出口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2.根据税法规定,在减免期届满后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高科技企业,可以将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并减半。企业所得税。但是,减半后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实际税率低于10%的,企业所得税按10%缴纳。对于已减征15%税率的企业,可按10%的税率征税。如果

同时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则该企业可以选择享受其中一种税收优惠,而不能同时享受这两种税收优惠。

根据规定,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申请上述税收优惠时,应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并由有关部门审核。当地税务机关。

历史上有没有合法避税的案例

是的,这是三种情况

第1部分:企业合理避税的案例(1767个字)

一家位于工业园区的公司从事旗神的加工业务,由于经营业绩不理想而处于停工和半停产状态。由于吸引投资时每亩平均纳税额不满足5万元/亩的要求,因此政府要求更换企业。企业B在同一个园区中的生产和经营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原来的工厂面积已不能满足其扩展的要求。因此,在公园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的领导下,企业A和企业B的两位领导人坐在一起达成共识,企业B一次性投资840万元购买企业A的住房和土地。

企业A的债权和债务仍由企业A负责,并且已确定收购计划,企业B为此已支付了350万元人民币的预付款。看到成功,当企业A和企业B的领导人与公园管理委员会互相庆祝时,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即在签署协议时,双方并未考虑转让环节的税收,因为税收该链接的必需是:1。营业税42万元; (二)城市建设税21000元; 3,教育附加费12600元; 4,地方教育附加费8.04万元; (五)防洪安全资金8.04万元; 6,契税总额16.8万元税收负担为人民币634,400元。没有人愿意承担以上的钱。看到这件事陷入僵局,公园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在他的眼中,他是急切的!我该怎么办?领导参观了工商登记窗口的工作人员,窗口的工作人员经过一番思考后,建议企业A和企业B的两个股东采用股权转让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企业A的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企业B的股东,以便股东的企业B实际上可以控制企业A并节省一笔款项税费,减少购置成本。

当每个人都感到发行量达到顶峰并感到高兴时,又会出现一些烦人的事情。事实证明,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甲公司和乙公司聘请了一家公司进行审计,其注册税务代理人发现股权转让中存在两个无法克服的矛盾:一是企业A的经营近来不正常。年,它已经开始和停止。除了账上清楚记录的债务外,还从私人所有者那里借了一些资金。某些欠贷的材料没有偿还,这笔债务也没有记录在账簿上。是否有大量以甲公司名义签署的外部合同是不可磨灭的潜在危险。第二点是,公司A最初是一家简单的食品加工(黄金加工)公司,而公司B是一家对环保要求严格的化学公司。转让股权时,必须同时更改股东和业务范围以及公司名称更改公司名称和业务范围后,它们已经是与原始业务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的企业。环保部门需要再次提供可行性报告和环境评估报告。除了拖延时间外,还需要聘请有资质的机构来编写这两份报告,预计将要花费12万元。面对企业A尚未完全浮出水面的全部债务,企业B认为收购企业A有一定风险。如果收购不成功,将引发诉讼!在听了公司的声音之后,企业B的所有者吸纳了公司。松了一口气,我很高兴我没有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否则我将后悔!

当所有人都处于亏损状态时,其公司的注册税务代理人提出了以下合理的避税计划,即采用吸收合并的方法,取消了企业A,而企业B吸收了合并合并后,企业A的原始股东张大明随后将股权转让给企业B的前股东李天一。这有两个好处: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革有关的民事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的第32条(法律解释[2003] 1号),第32条:企业进行合并当时,该公告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通知债权人。企业吸收合并后,债权人以合并企业原始资产管理人(投资人)隐瞒或遗漏的企业债务起诉合并的,如果债权人在公告期内宣告债务,则合并可以假定以后的民事责任重新声明合并后企业的原始资产管理者(投资者)。如果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没有宣布债权,合并方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通知债权人分别起诉合并企业的原始资产管理人(投资人)。这样,企业B吸收并合并了企业A后,可以免除债务的烦恼。第二是企业合并后,在合并过程中无需缴纳营业税,契税和其他税款。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和重组的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 4号)第3条:两个或两个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协议增加公司,合并为公司,且原有主体幸存的,合并后的公司免征原始合并各方土地和房屋所有权的契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产权转让中不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 165号):企业产权的转让不属于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不应当征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无增值税企业产权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420号)。:转让企业的所有财产权是转让整个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和劳力的行为。因此,涉及企业全部产权转让的应税货物转让,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不征收增值税。

上述合理的避税计划使A和B两家公司能够成功完成重组,这不仅绕开了税收,而且实现了两家公司之间合作的愿望。

第2部分:企业合理避税的案例(957字)

私人企业主用自己的房子创办公司并向公司收取租金。为私人企业主收取租金,个人需要缴纳房地产税,而房地产租赁收入则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从表面上看,个人税收的增加,实际上是因为企业支付的租金已包含在营业成本中,企业的收入将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也将相应减少。应付税款。

此外,房屋租赁公司还必须承担某些房屋维修和保养费用。这些不仅可以确保房屋的完整性,而且企业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果维修和保养费用不是由企业承担的,而是由出租人承担的,则出租人可以在租金所得税之前安排维护费用,并相应减少税款。在决定将自己的房屋用作商业场所时,还应在申请许可证时区分房屋的性质。您不能将所有房间都用作商务场所。建议将一半用作办公场所,另一半用作申请室。这样,支付物业税时支付的金额最少。

根据税法,企业员工的薪金和津贴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由于私有所有者使用自己的房屋进行经营,因此他们与家人一起在该房屋中工作和休息,并且他们也可以将其家人用作企业的雇员,并向企业申请加班费,前提是他们的标准是不超过税务机关批准的金额。标准可以包含在产品成本中。此外,家庭电话费,水电费等也可以包括在公司的运营成本中。由于不可避免要有公共和私人区别,企业实际上将支付超过规定扣除额的费用,从而达到增加成本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私营企业主采用降低工人收入的方法来增加收入。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如何合法避税?请举几个案例!

合法避税,是指在遵守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纳税义务,减少税收支出。合理避税不是逃税和逃税,它是正常的法律活动;合理避税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且还需要市场和商业等各个部门的合作。避税是在遵守税法和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在对税法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现行税法规定的不同税率和不同的纳税方式。企业创造的利润更多由企业合法保留。它就像法院的辩护律师一样,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税是公司应具有的法律和经济权利。必须强调的是,合法避税与逃税,逃税和欺诈性税收之间在质量上存在差异。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国内避税意味着企业通过各种方法,渠道和手段来避免国内税收义务。从更现实的条件出发,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财务经理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

合理避税:首席执行官可以做什么

逃税不是仅适合私人交流的主题。现在,许多企业主都在谈论如何避免征税,成功的经验已被“他人效仿”。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结束帷幕,代表们多次提到税收问题,税收监督和税率水平。

是从企业运营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如果可以将其作为管理决策层,那么从公司的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操作更适合您。

更改为“外国”企业

中国的外资企业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从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的过渡是获得更多减免,免税或减税优惠的好方法。

注册到“避税绿洲”

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旧城区以及所有以生产,经营和服务为导向的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及国家认可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保税区发达企业可以享受更大程度的税收优惠。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中小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上述特定领域进行投资和生产运营,从而享受更多税收优惠(本节的读者可以参考“打开“离岸绿洲”之门”文章)。

进入特殊行业

例如,服务业的免税法规:托儿所,幼儿园,疗养院和残疾人福利服务免征营业税。

婚姻介绍和fun仪服务免征营业税。

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

安置“四个残疾人”的民营企业占企业生产人员的35%以上,其业务属于“服务业”(不包括广告业)营业税的范围免税。

残疾人提供的个人服务免征营业税。

做“管理费用”文章

企业可以提高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并将坏账准备金用于管理费用,这会减少当年的利润并降低所得税。

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折旧期限,从而增加折旧金额,减少利润,减少所得税。另外,所使用的折旧方法不同,折旧金额相差很大,最终将影响所得税金额。

而不是“费用”

中小企业的私有所有者应考虑如何分配其运营中使用的水,电和燃料成本,以及产品成本中是否包括家庭生活支出,交通支出和各种杂项支出。

在当前的企业世界中,此项目经常使用。他们列出了在公司的运营项目中购房,购车的费用,甚至还包括孩子入学的费用。国家政策不允许这种处理。尽管此方法在当前的商业世界中并不罕见,但我们在此不提倡。

合理增加员工福利

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的私人所有者可以考虑在应税工资范围内适当增加雇员的工资,为雇员申请医疗保险,建立雇员养老金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员工教育基金。资金,公司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这些费用可以包括在成本中,也可以帮助私人所有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减轻税收负担,降低运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赢得良好的综合收益。

完整的“销售结算”文章

合理避税:财务总监可以做什么

有许多常用的避税方法,但一般仅不过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转让定价方法,成本计算方法,融资方法和租赁方法。

全面税收优惠

新税法的颁布和实施将把减税和免税的权力归还国务院,以避免过度减税和混乱的现象。同时,税法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例如: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15%的税;新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自生产之日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以“三废”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可以在五年内减免所得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培训等,暂时免征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下所得税等企业应加强这方面的优惠政策研究,努力通过调整收入,使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避税,增强实力。

同时,全国各地的经济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投资的条件非常诱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据各种年度和各种费用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来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如果您的企业是高科技行业或鼓励性行业,那么此类优惠条件当然将成为公司避税的优先事项之一。

定价转移

转让定价方法是公司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这样的事实,参与产品交换和销售以分享利润或转移利润的经济活动的双方不是基于市场公平价格,而是基于它是一种基于企业共同利益的产品定价方法。使用这种定价方法的产品的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允价格,以达到减少或免税的目的。

转让定价的避税原则通常适用于具有不同税率的关联公司。通过转让定价,高税率公司的部分利润将转移到低税率公司,最终将减少两家公司支付的税款总额。

由于不公开的原因,一些公司和我们联系过的公司都是匿名的。公司A的总部位于沿海经济特区,并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率。其产品的生产由位于中国的A公司和B公司(其按33%的比例税率)完成。甲公司每年从乙公司购买一百万种产品,并将其出售到国外。购买价格为每件6.8元,销售价格为每件8.3元。显然,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2元/件,因此两家公司应交的利税已经非常明显:

公司的年利润=(8.3-6.8)×100 = 150(万元)

A公司的应交所得税= 150×15%= 22.5(万元)

乙公司的年利润=(6.8-5.2)×100 = 160(万元)

B公司的应交所得税= 160×33%= 52.8(万元)

A和B总共缴纳了所得税= 22.5 + 52.8 = 75.3(万元)

为了避税,可以将高税率的B公司的部分利润转移给A公司。我们已经知道,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的产品的单价为6元,现在仍以8.3元出售,则:

一家公司的年利润=(8.3-6.0)×100 = 230(万元)

A公司的应交所得税= 230×15%= 34.5(万元)

乙公司的年利润=(6.0-5.2)×100 = 80(万元)

B公司的应交所得税= 80×33%= 26.4(万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缴纳的所得税= 34.5 + 26.4 = 60.9(万元)

两家公司A和B的利润转让前后,两家公司的年利润总额为:150 + 160 = 310万元;利润转移后的总利润为:230 + 80 = 310(万元)。利润转移前后,两家公司的利润总额仍然相等,但是在采用转让定价后,两家公司应缴纳的所得税减少了75.3-60.9 = 14.4万元。只要一个企业可以找到两个税率差异较大的区域,并在两个企业之间进行贸易与合作,贸易量越大,可以节省的税收就越多。

分担费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应当按照一定的方法摊销为成本。费用分摊是指在保证企业必要费用的前提下,公司尝试从帐目中寻找余额,以便将费用分配到最大可能的成本,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税收。

常用的成本分配原则通常包括实际成本分配,平均摊销和不定期摊销。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折旧的计算方法,就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无论采用哪种分配方式,只要成本尽可能早地包含在成本中,则早期成本就越大。成本,就可以实现更多避税的目的。至于哪种分配方法可以最有效地帮助企业达到最大的避税目的,则需要根据预期支出的时间和金额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最终确定。

通过名义融资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