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方法主要有:
1、定价转移
转移定价法是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过程中,没有按照市场公平价格交易,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的方法。
2、虚设机构
虚设机构是指总部设在某国的国际投资者在“避税地”设置一个子公司,然后把其总公司制造的直接推销给另一国的货物,在根本未经过“避税地”子公司中转移情况下,制造出一种经过子公司中转销售的假象,从而把母公司的所得转移到子公司的账上,达到避税目的。
3、进入特殊行业
比如某些行业免缴营业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缴营业税。
扩展资料:
房屋租赁税所含税项的税率:
1、营业税的税率为租金收入总额的5%%,起征点为20000元;
2、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额的7%%,但这个有地区之分,纳税人所在地是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3、教育费附加则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额的3%%;
4、房产税则为租金收入总额的12%%;印花税是租赁合同总金额的0.1%%,但不足1元按1元贴花;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出租房屋占地面积乘以地段适用单位税额来计算,地方教育附加按实际缴纳营业税税额的2%%来收。
5、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的10%%。但应纳税额则分两种情况,主要分割点在每次/月收入是否超过4000元。
6、每次/月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含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每次/月收入额扣除住房出租过程中缴纳的税费、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由纳税人负担的出租住房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再减去800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屋租赁税
个税宝,合理避税简单方便。
(一)利用合作开发方式合理避税,利用此方法可以通过经营收入利息收入以及分红收入在收入性质上可以相互转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经营方式以减轻税收负担。
(二)利用股权转让方式合理避税,股权转让业务不缴纳营业税、城建税、费附加和土地税,从而少纳了不动产转让过程的巨额税款。
(三)利用签订合同装修费的合理避税。
(四)通过从高税国向低税国或避税地以较低的内部转让定价销售商品和分配费用,或者从低税国或避税地向高税国以较高的内部转让定价销售商品和分配费用,使国际关联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减轻。
(五)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服务或劳务,通常是境外公司收费高,境内公司收费低甚至不收费。有的还虚列境外公司费用。房产合理避税方法哪种划算其中利用股权转让方式合理避税的方法似乎划算。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出租需要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主要税项。
1、房产税:出租用房的房产税按照房屋原值的70%%为基数缴纳,税率1.2%%。这方面看你如何核定房屋原值,一般是指建筑物原值,主要看你如果给税务局提供原值凭证。核定一次以后,每年按同样的基数缴纳。
2、土地使用税:以土地面积为课税对象,按每平米单价缴纳,大城市0.5元至10元;中等城市0.4元至8元;小城市0.3元至6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2元至4元。
3、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这三项就是平常说的两税一费,根据的收入缴纳,营业税按收入的5%%计算;城建税按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的7%%、5%%、1%%计算;教育费附加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税额的3%计算.
主要是以上几种。 至于如何避税,不好说。反正基本上税金=应纳税基数*税率,你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来降低纳税基数,二来降低税率(也可以参照减免政策看看能不能符合减免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只有所得税可以合法规避,流转税、资源税、房产税、宴席税、印花税等都没有特别好的合理避税方法和途径,除非产品或项目在减免税框架内。
规避所得税主要是通过关联方交易实现的,利用各地区税收差异和优惠政策。
例如,某省市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如新疆),母公司就在该地区注册一子公司(A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其他子公司作为生产中心,将母公司和旗下子公司的收入和成本通过关联方交易或内部采购转到A公司(一般纳税人关联方交易税收成本较低),再由A公司结算利润,由于该地区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不交或少交所得税。如果母公司将利润转回,也要按母公司所在地所得税税率补交所得税,所以,一般母公司不急于将利润转回,而是用于消费或扩大再生产。
再如,某地区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原大庆有,现不清楚),母公司就在此地注册一子公司(B公司),将母公司及旗下子公司的个人薪酬由B公司做账发放,就可免去个人所得税。
有些人打着可以避税的旗号承揽生意,都不太靠谱,现在税收管理越来越严格和规范,还是应采用合法途径达到合理避税之目的。
抛砖引玉,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合理避税的基本原则就是减少企业的税收支出,使企业利润量化值达到最大,进而扩大企业分配给个人的分红利润基数。
相关优惠政策
个体私营经济无论是从事建筑业、金融业、文化体育业还是服务业等,都可以通过经营项目的税收优惠达到合理降低税赋的目的。比如:
1、营业税优惠。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婚介等服务;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以及从事科技研究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等等,不缴营业税。此外,符合国家规定的民政福利企业和校办企业,也可享受一定的免税、减税待遇。
2、企业所得税优惠。现阶段可以享受一定减免税待遇的有: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以废渣、废水、废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企业;在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企业;新办的劳动服务就业企业;教育部门所属的学校办的工厂、农场,民政部门所属的福利生产企业;乡镇企业等等。
3、个人所得税优惠。购买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取得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对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可减征个人所得税等等。
个体工商业者在选择经营项目时,完全可以考虑和利用这些优惠规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加以运用,取得享受减免税优惠待遇。
1、以自有土地和住宅参与经营
采取对承租方收取租金的方式,由于企业支付的租金和维修费用须计入经营成本,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和年终分红,从而使企业税赋下降,私营业主的红利收入所负税额减少。而全部以实物作价投资参与经营的方式,企业可变成本减少,业主年终所取得的分红也将全额计税。因此,在与人合伙经营时,以收取房租的方式较以房抵资要明智一些。在租金额度的选择上,年租金所带来的个人所得边际税率的变化应以不超过企业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为准。比如:私营企业适用33%%的比例税率,当租金收入和经营者月收入的增加幅度不跨越33%%的税率档次时,采用收取租金方式更为有利。
另一方面,在将自有房产作为经营场所时,还应区别房屋的使用性质,不可用全部场所作为营业地,这样也可以少缴房产税。营业用房产税是按房产余值的1.2%%按年征收,这里的房产余值是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额计算缴纳;出租房屋的房产税是按租金收入的12%%按年征收。一般来讲,现值总大于原值,余值大约只相当于现行市价的30%%左右,两种选择所带来的税赋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2、合理提高职工福利
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税赋,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
私营业主在决定增加成本开支时,应该合理测算由于成本的增大带来的利润下降对业主收入和税收负担的影响程度,选择最优化的避税方案。否则,也会得不偿失。
1.银行交首付的同时交契税3%%或者1.5%%
2.过户的时候交 个税1%% 出让金1%%(土地性质决定) 营业税5.55%%和其他的工本费的等下费用就几百块钱
评估价格决定您的税费交得多少